关于“东桑西移”战略背景下我省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提案
江苏是蚕桑文化重要发源地,拥有非常适合蚕桑生产的气候条件及土壤自然条件,鼎盛期产茧量在全国占比超过30%。在“东桑西移”战略持续加速、耕地政策持续收紧的大背景下,我省蚕桑丝绸产业规模持续下滑,2022年我省有桑园47万亩,桑农约20万户,蚕茧产量3.3万吨,比高峰时期分别下降84%、75%和79%。在不利的客观条件下,我省积极推进蚕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典型,有力促进了现代蚕桑产业发展,加速了乡村产业振兴。 面对蚕桑多元综合利用产业的广阔前景,我们要加快实现“一条蚕一根丝”的单一结构向蚕桑茧丝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的蜕变,破解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中的难点:
一是蚕桑产业智能化水平较低。国内蚕桑养殖的智能化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时期,浙江巴贝集团、雅士林集团等已在蚕桑丝绸智造项目上投入数十亿,而我省蚕桑生产仍然以小规模家庭生产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基础设施和装备投入少,整体智能化水平不高。
二是蚕桑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我省蚕桑文化资源厚重,拥有丰富的蚕桑生产遗址建筑和非遗技艺传承,但相较于浙江省“蚕花节”、“蚕花庙会”等商业化程度较高的文化节庆,我省蚕桑文化旅游产品单一,以观赏蚕桑和参观蚕桑博物馆为主,蚕桑文化协同不足,商业效益未能体现。
三是丝绸行业面临激烈竞争。丝绸行业受限于研发经费和人员限制,关键技术创新缓慢,与大纺织行业科技水平的差距在拉大,真丝制品抗变形、抗皱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面临着可替代纤维和印度、巴西等国丝绸的双重竞争。2022年度丝绸全行业利润同比下降19.72%,对我省丝绸企业冲击较为明显。
四是劳动力和科技人才紧缺。我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口近三十年来持续下降,蚕农呈现了明显的人数下降和老龄化趋势。科技服务人员短缺问题同样突出,每年招收蚕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
为此,建议:
一、加快蚕桑产业智能化、多元化发展
加大关键环节蚕桑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机械化收割、蚕种自控催青、人工饲料喂养等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模式,建立省力化、机械化、工厂化的蚕桑种养标准化体系,并逐步在龙头企业、蚕桑大户和蚕桑农场中推广。鼓励企业拓展和延伸蚕桑产业链,推进循环发展和多次增值,提高综合效益。实施区域专业化发展战略,苏北稳定蚕桑生产规模,提升效率,建设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精深加工蚕茧副产品;苏南推广桑园复合生产模式,扶持桑叶桑果桑枝深加工产业。
二、推动丝绸行业补短板
加强政产学研合作,组建国家级丝绸工艺创新平台,开展丝绸产业关键共性问题联合攻关,补齐关键领域短板弱项。深挖内需市场潜力,运用大数据手段收集和分析消费偏好,加强功能性、可机洗等丝绸新产品创新研发。坚持江苏丝绸高端化、精品化定位,推动产业与文化创意融合,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引进人才设计时尚产品,参与国际展示活动,加强同“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
三、挖潜蚕桑文化旅游资源
建设国家蚕桑文化公园,打造集文化传承、主题体验、旅游观光、生态休闲、创意研发等于一体的蚕桑丝织文化保护传承基地。开展蚕桑丝绸文化资源普查、研究整理工作,推动云锦、苏绣、宋锦等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鼓励发展商旅文融合产业,鼓励开展蚕桑生产、丝绸技艺研学旅游,建设蚕桑生态休闲园和蚕桑主题科普教育基地,规划一批蚕桑丝绸类旅游精品路线。
四、完善蚕桑技术支撑体系
巩固以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和专家工作站为支撑、以三级农技推广站为依托的蚕桑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常态化下乡指导和沟通机制,针对性解决生产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培植蚕桑社会化服务组织,协调发挥蚕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在蚕桑技术服务中的作用,解决好家庭分散经营中的操作难题。加强三个层次人才培育,着重引入蚕桑基础研究和丝绸设计加工方面的高精尖人才;加强与江苏科技大学、苏州大学等相关高校的联合培养和考评选用,充实科研中坚人才;支持涉农职业院校加大基层技术人员和蚕农培养力度,强化基础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