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行我省海洋一体化综合执法的提案
江苏是海洋大省,海岸线总长954千米,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千米,滩涂面积占全国1/4,202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9046.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4%,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9.6%。海洋强省战略离不开高效的海洋综合治理体系。2018年我省进行的机构改革,撤销了原海洋与渔业局,其海上执法职能分别划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部门,加上自成一体的海事、海警,重回分散执法为基本特征的海洋执法体制,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多年来助力海洋强省建设,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实践表明分散执法也有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
一是职责交叉,政出多门,易造成管理混乱。我国现有海洋法律体系尚不完善,部门管辖权限有交叉,易造成多头执法,或推诿扯皮,或选择性执法,影响海上执法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二是分兵把守,互不统属,易造成效率低下。各海上执法队伍分属不同部门主管,职能单一,机制不一,难以整体高效应对形形色色的海上突发事件。
三是重复建设,成本增加,易造成资源浪费。海上执法力量分散,各队伍都需自建专用码头、舰船、通讯等配套保障系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分散体制下的重复建设,不利于资源整合和优化使用效率。
21世纪是海洋世纪。纵观全球,国外海上执法大致分为三种模式。一是“管理部门分散、执法权分散”模式。主要是俄罗斯和加拿大。二是“管理部门分散、执法权集中”模式。如美国、日本等。三是“管理部门集中、执法权集中”模式。如韩国。目前主要沿海国家海洋执法大多为执法权集中模式。国内海上执法主体配置组合,也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集中模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四省采用了这一模式。浙江2002年组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在全国率先在省级层面实现了海上执法职责的集中,2018年转隶但继续履行海上综合执法职责;福建、山东、广东也先后转为集中模式。二是半集中模式。辽宁、天津、上海、广西、海南五省市,将海洋资源执法、海洋渔业执法、海洋环境执法中的两类交由一支执法队伍统一行使,剩余的一类则归行业管理部门。三是分散模式。河北、江苏两省由多个海上执法机构在各自业务范围内行使海上执法职责。可见,国内主要沿海省份海上执法职责体系也在向集中模式发展。
随着海洋开发利用的深入,涉海事务的增多,我省海洋执法任务日趋繁重,分散的海上执法显得力不从心,综合性一体化高效执法已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为此,建议:
一、聚焦事项划分,推动“多头执法”向“统一执法”转变
通过统一授权或部门间委托执法等方式,整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海上执法职责。集约部门间的执法资源,重组业务流程,精简执法队伍,设立海洋综合行政执法力量,确定执法主体资格,考虑到着装等建制因素,根据国家精简保留执法队伍规定,归属一个政府职能部门,集中行使全省权限范围内的涉海执法职责。推动“多支队伍”向“一支队伍”转变,实现一支队伍海上执法覆盖全省管辖海域。
二、聚焦机制优化,推动“各自为战”向“协同作战”转变
进一步厘清行业监管与行政执法的关系与权限,原则上海洋行政处罚以及与之相关的日常巡查、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职责由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承担,涉海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加强源头审批监管,依法履行政策制定、审查审批、行业监管等职责。省自然资源厅应加挂海洋局牌子,与国家保持一致,引领我省沿海三市,强化海洋综合主管,统一清理海洋行政执法事项,制定海洋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目录,并实行海洋执法事项清单管理。各海洋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加强对执法机构的业务指导,建立重大事项会商机制,研究解决监管执法衔接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必要时成立专门的海洋事务协调机构。
三、聚焦科技赋能,推动“传统执法”向“智慧执法”转变
推行我省海洋一体化综合执法,需要建设“江苏省海域实时智能监管系统”,探索构筑“天上看、海上查、视频探、网上管”综合立体监管体系,完善智能监控网格化布局。推进集成化系统对接,打通审批、监管、执法等数据壁垒,构建集线索受理、研判预警、指挥调度、案件移交、执法公示等功能于一体“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平台,通过提升数字平台驱动实现海上执法的整体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