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打造弘扬培源精神的前沿阵地

发布时间:2019-12-1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代表周培源故居和大家进行交流。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下故居的建设情况。

周培源故居一直以来都努力发挥着“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传承和发扬民主和科学精神的积极作用。2015年,周培源故居挂牌成立了“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这是故居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更是九三学社对我们的信任和肯定。目前,周培源故居年均接待游客人数约三万人,其中全国各省市九三学社组织占比就超过三成。随着来访者的增多,周培源先生的生平事迹为更多人所了解,他善于钻研科学难题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也影响了更多人。1985年,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回到家乡,与他的两个妹妹一起将位于老家后村的祖屋捐献给江苏宜兴当地政府,作为科普活动站来使用。从那时起,故居便拥有了科普教育这一项定位和功能,成为了一个传播和普及科学的阵地。如今,作为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我们站的更高了,不仅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而且在新时期还要继续砥砺前行,担当好九三学社在基层的教育基地的使命。

周培源故居自始至终都朝着打造成为弘扬培源精神的前沿阵地的方向而不断前进。周培源先生是我们江苏宜兴的历史名人,更是曾经担负国家科学事业和高等教育发展大任的栋梁之才。周培源先生曾放弃留美的高薪待遇,毅然回国,参加祖国的发展与建设;曾选择钻研物理学领域的艰深的难题——流体力学中的湍流领域,这一选就没有改变过志向;曾站上讲台,为学生们讲授物理知识,高等教育六十载生涯,桃李满天下,到了耄耋之年,仍然亲自培养博士研究生。可以说,周培源先生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财富确实是十分厚重的!将周培源故居打造成为弘扬培源精神的前沿阵地是发展和建设好“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保护培源精神财富的必然方向。针对性地,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硬件方面。我们不断完善周培源故居功能布局和布展内容,以此来提升参观体验。目前故居展陈面积近200平方米,展线长度近300米。故居内设置了“科学报国”“尽心国是”“欢乐家庭”“情系家乡”四大主题展厅,通过详实可观的图片资料,真实地记录了周培源不凡的人生岁月。同时,我们还在故居内建设了一间影音教育室,来客可以观看由无锡电视台《发现》栏目摄制的题为《科学巨匠周培源》的纪录片,从而能让来客更加直观地了解周培源,激发起他们探索周培源的兴趣。第二是团队方面。周培源故居作为传承培源精神的阵地,离不开一个同心协力的团队的支撑。在故居,这个团队叫做“周培源故居志愿者讲解团”,成员由街道机关和站所、驻街中小学以及村、社区的年轻同志组成,目前有16名志愿者。他们在周培源故居平时的来访者接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讲述培源故事,宣传培源精神的“主要窗口”。在我们宜兴市芳桥街道,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以弘扬忠孝文化为目的,举行目连文化节,届时十几万人将汇聚芳桥,见证盛会。其中,参观周培源故居成为了游览路线中的必到站点。文化节期间,志愿者讲解员为游客们提供全天候的故居讲解服务。除了建设一支优良的志愿者团队,布置周培源故居志愿者驿站也为志愿者们提供了一个发挥更大作用的天地,这里可以为游客们提供免费的茶水,雨伞和充电宝等,可以开展志愿者服务交流,分享各自志愿服务的心得,相互学习,共同提升。

当然,除了近几年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一定成果之外,我们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提升。一方面,我们在故居布展方面水平还不够,还需要向更多先进的兄弟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借鉴他们好的经验。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与上级单位对接和协调,为充实布展的物件资源寻求帮助,因为目前周老生前的物品我们展出的还比较少。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完善故居周围环境的提升,其一是村庄环境的美化,让故居这一道文化景观融入到美丽乡村的环抱之中;其二是继续拓展故居的功能,增加培源文化的展示空间,在故居周围物色合适的区域,建设相关的展览场馆。

      今后希望和大家多一些互动,分享经验,共同建设好“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周培源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