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社省委召开海绵城市建设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6-07-0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201675日下午,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召开海绵城市建设座谈会,来自住建部门、高校、建筑企业的10位专家齐聚社省委机关,就海绵城市建设建言献策,社省委副主委叶勇出席座谈并讲话。

 

 

作为海绵城市省级层面牵头单位的专家,省住建厅城建处副处长何伶俊首先就海绵城市的内涵和我省工作进展作了发言。她说,江苏省在海绵城市概念提出前,就已经有了“低影响开发”的意识,目前,正从长期规划、技术指引、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并与英国、荷兰、澳洲等地展开国际合作。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情况:一是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作,形成一致的认知;二是海绵城市得以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的基础研究和数据作支撑,尤其需要跨学科专业的协调和部门之间的联动;三是需要相关研究数据支撑,而目前国内的数据大多无法实现充分共享;四是目前对于海绵城市的要求停留在概念上的部分较多,缺乏定量的评估体系。

随后其他专家、学者围绕怎样因地制宜,建设符合江苏本土特征的海绵城市展开了热烈讨论,纷纷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建生教授指出,江苏地下储水空间饱和,并无多少空间可以用于吸纳额外的雨水。只有去掉禁采地下水这一紧箍咒,海绵城市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此外,要保证气象、水文数据向社会公开,可供方便地查询。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修信建议,要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执行力,明确强制性举措和建议性举措,明确检查主体。在大型水体周边,各城市应彼此合作,形成大的海绵国土圈。江苏省江南建筑技术发展总公司董事长胡明亮认为,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地质条件区别处理,根据地势条件因势利导,尤其对于存在地下设施的位置,必须慎之又慎。

叶勇副主委在讲话中说,专家们的发言充分体现了九三学社成员实事求是、追求科学与民主的作风,大家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海绵城市是值得肯定的城市建设举措,但是不能一哄而上盲目照搬,必须因地制宜,江苏既有丰水地区也有贫水地区,只有充分认识本地的特征,才能实现初衷,这值得我们慎重而深入地思考。

社省委秘书长冯蜀陉也出席了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