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优秀征文】改变、感谢、思考

发布时间:2008-09-0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科教城支社  柴秀梅

    从改革开放的序幕拉开到现在已整整三十年了。这三十年,我们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一步步地走向富强,实现她的伟大复兴。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载人飞船、奔月工程……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在国家的发展中也只是两步,可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就是半生、甚至更长。能在人生少年到中年的最佳时期赶上国家发展的大好时机,可谓幸运矣!改革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我的命运。伴随着中国前进的步伐,我从一个农村小姑娘变成了现在的副教授。回想这三十年的变化,恍惚在梦中。我不禁思潮起伏,万语千言不知道从何说起。
    我从小体弱多病,看上去比同龄人要弱小得多。不只是父母,村上的人也都替我犯愁。一次我跟着爷爷到田间看人们收麦子,村上的妇女又说我:这孩子这么弱,以后可怎么活呀!这话被我爷爷听到了,他没好气地说:我家孩子就不是吃这碗饭的。以后尽管听不到人家说什么了,可大家心里都明白,在那个时候的农村,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不吃这碗饭,还能吃哪碗饭呢?但爷爷的一句自我安慰的话还是给了我心灵一点小小的慰藉:不能干农活不要紧,我不是吃这碗饭的。我真的很幸运,1977年,在我上初中的那年,我们国家恢复高考了。考上大学,我就可以脱离农村,不干农活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从此脱离农村就成了我最原始、最持久的学习动力。经过刻苦地努力,我终于如愿已偿了。我感谢我爷爷当初对我的鼓励,更感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是他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教育带来了希望,给我送来了机遇。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中国的农村肯定还是贫穷依旧,不知何时才能走出那“放羊—卖钱—娶婆娘—生娃—放羊”的恶性循环,我也恐怕早就被埋进那块让我发愁的土地了。
    我老家所在的村庄有二十几户人家,两排不整齐的土坯房,中间一条土路,算是街道,路的中间有一口辘轳井。晚饭后或农闲时,这里就是乡亲们聚会的地方,也是滋生是非,生产谣言的场所。那时候农村的文化生活简直困乏到了极点。有一台半导体算是很富有的家庭了,里面播放的也多是枯燥的新闻和那几首单调的革命歌曲。于是人们热衷于东家长、西家短,甚至还去看别人家庭打仗的热闹,并从中得到极大的快乐和满足。那时候最高级的文化享受莫过于一年几次的露天电影。由于是露天,所以要等天黑才能放映。大家就象怕赶不上似的,早早吃完晚饭,就在场上等,可这天就是不黑。有时看到半路没电了,一等就是几个小时,可人们却没有丝毫怨言。看一次是不过瘾的,孩子们就跟着放映队到下一个村子看,最后连里面的人物对白都能背下来了。
    我所就读的学校也是破烂的土坯房,阴暗潮湿,四面透风,上面漏雨。黑板的油漆脱落了,白的地方更多些。学生们穿着带补丁的衣服,老师的也好不到哪里去。除了教材就没有别的参考书和读物了,也不知道外语是何物。数学课上,第一次听到了“sin”这种奇怪的发音,我们因此笑了好几天。那时候孩子们最盼的是过年,最怕的是受到不许吃饭的惩罚。我把这些说给儿子,他的表情就象听天方夜谭。
    如今我的老家是三条街道,四排整齐的砖房。那条“杨灰、水泥”路(晴天灰尘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也被真正的水泥路取缔了,通往城里的公交车半小时一班。不要说电视,就是电脑也走进了很多农民的家庭。家家养花,户户种树,真的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富裕起来的农民不仅有心情美化生存环境,还有了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村上组织了秧歌队、民间剧等艺术团体。昔日的学校也早已面目一新,硬件和软件都不比城里的学校差。对于我这样一个在改革初期就走出家乡的人来说,回到家会感到处处惊奇,这感觉比去景点旅游还要好上很多倍呢。唯一的遗憾是再也找不到原来居住过的土房了,甚至还闹出了把路边的厕所当成小庙,要进去看看是否有牌位的笑话。我的家乡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缩影,这三十年,中国农村的变化是巨大的。谈起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妈妈总是这样说:你奶奶72年去世前要吃葡萄干,你爸跑遍了市里的所有副食品商店都没买到。你外婆94年病重,大冬天要吃西瓜,你爸到商场就买到了。我们家原来自己家养鸡,可从来就舍不得吃鸡蛋,因为要换几个钱买油盐。现在不养鸡了,冰箱里就没断过鸡蛋。这是一个家庭妇女对改革开放的直接理解,也是一个普通农民对中国变化的最真实感受。现在农民富裕了,他们也不太羡慕城里的生活了。我的堂妹和我说:我们种地一年收入几万元,农闲时爱人再到城里做点零工,生活还是挺富足的,真不比你差,而且没你累。是呀,三十年,中国农村就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若干年以后,农村还不知道多么美好呢。如今我的愿望是退休后回到农村,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农业是现代化的基础,科技是现代化的关键,而教育又是科技的基础。振兴中国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教师的地位提高了,待遇提高了。有调查结果称教师收入已经进入中国高收入的前十名了。地位和待遇提高的同时,国家的发展也对我们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常有一些素质较差的教师被媒体暴光。就今年,在继“范跑跑”之后,“杨不管”事件再一次震撼了中国。一时间,舆论哗然,他们两位陷入了“四面楚歌”的难堪境地。作为老师,我为范的“临阵脱逃”感到羞耻,为杨的“管不了”感到难过。但我不能把自己当成局外人看热闹,也不能一味地讨伐或同情。这来自四面八方的讨伐批评声是针对范和杨的,但也是对我们老师集体的,它给我们所有老师敲响了警钟。这种事情的发生看起来是偶然的,可其中有必然的因素。我认为“跑跑”是道德问题,“不管”是能力问题。当老师可不是简单地备课、上课,老师的综合素质中包含很多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容。要从各个方面修养自己,才能成为优秀的老师。范被取消从教资格,杨被调离教学岗位。似乎他们都受到了惩罚,此事也就了结了。可身为老师,不要存侥幸心理,更不能五十步笑百步。如果满足现状,混一天算一天,那下一个出事的就是自己。满足就是对事业的最大的不负责。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的师德是否也有问题,我的管理能力和方法是否也有待于提高,这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
    九三学社聚集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英,他们为中国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不能象王选、闵乃本那样有震惊世界的贡献,那就把本职工作做好。作为老师,决不能满足于没有象范和杨那样被暴光就行了,而是要不断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探索适合新形势的教育方法,为祖国的职教事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