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清明

发布时间:2019-07-2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在传统的祭奠活动中,清明和阴历七月十五、冬至、除夕一样,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日子,但又有着独特的风景。
  清明是乍暖还寒的。尽管今年的清明阳光普照,少了“雨纷纷”的景致,仍然有“难将息”的感觉。室外的风带着哨音驰骋在辽阔的田野,尘沙时不时侵袭着双眼,让人不流泪也不行。
  清明是引人入胜的。新旧坟冢上飘摇的彩色纸条、新插的带着新芽的柳条将还没来得及争红斗绿的田野打扮得精彩起来,自此,季节告别不温不火的尴尬,浓墨重彩地谱写起深春的韵律。
  清明是完全属于思亲的。一些停顿的历史片段在纸钱闪烁的火光中重复着。眼前浮现的是那些曾经熟悉的亲人穿着生前的衣衫穿行在他们的人生舞台。
  我想起奶奶,少年时比母亲更多陪伴我的亲人。在我生下女儿的那一年,她悄没声息地走入另一个世界。梦中出现的她还是穿着月白色或湖蓝色的那两套衣衫,面带令人温暖的笑,有时沉默地与我对视,有时讲着朴素的因果故事,有时在厨房忙活着。头上的发髻还是齐整而锃亮,银光闪闪。
  爷爷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在父亲刚成年时就走了,但一家人都说我幼时梦中经常出现的那个银发长须的老人,就是永远关爱我的爷爷,他常在我高烧不退、神志迷糊的梦中出现,在药物失效、父母忧心如焚的关头出现,轻轻伸出右手,轻轻抚摸着我滚烫的额头,我在他亲切地注视下慢慢呼吸平稳,渐渐清醒,然后告诉守在床头的奶奶、焦急徘徊的父母:“我又看到那个爷爷了。”这时父母就会告诉我:“是你爷爷。你就是爷爷抱来的。”在我出生的前一个晚上,爷爷抱着一个孩子出现在奶奶的梦里,把我交给奶奶,并交代奶奶一定要把我好好带大。所以从小奶奶给了我比弟弟还多的关爱,一直拖着病痛的身体,等到我荣升为母亲后才放心地向我爷爷复命。
  外公还是消瘦,但特别慈爱,经常等在屋前喜悦地用牵挂的双眼迎送我和妹妹。身为军属的外公,在那个油盐酱醋米都凭票购买的年头,享受着一日一瓶牛奶的特殊供给,但只要我和妹妹“莅临”,这份供给就成了我们姐妹俩的早餐。我们喜欢在外公慈爱的注视下享用这份特殊的早餐,外公更满足于看着我们一人一口分享那瓶浓香扑鼻的特供。
  外婆是在九十三岁那年离开我们的,全白的短发、那个年纪少有的大脚、响亮的大嗓门,形象上与奶奶截然不同,但心地是一样的纯善。梦中出现的外婆还是乐善好施,还是坚强而豁达、硬朗而快乐。中年丧夫、晚年失子的她给予我们的永远是温暖的安抚。为了不让后代为她忙碌,九十多岁的她提出要去敬老院,每周回家里一趟与家人团聚。说跟同年人一起有共同语言,每周一次回家也不耽误享受亲情。
  在另一个世界也有清明这一个节日的吧?爱人说,我们的先祖时刻都注视着、护卫着一代又一代子孙,他们对我们的牵挂远远胜过我们对他们的怀念。我相信这种说法,当我们永不满足现状、海阔天空畅想未来的时候,我们是他们唯一不弃不舍的思念。
  清明的时候,我们彼此思念,彼此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