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大雅能容物
发布时间:2019-07-2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阳春三月,江南大学的校园仿佛是一片鲜花和绿叶的海洋,处处弥漫着浓浓的春的气息。
如约走进校园见到本文的主人公谢正军,一个刚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荣誉、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副教授,办公室清淡、素雅的环境恰如其分地烘托出主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文雅、脱俗,浓浓的书卷气中带着一股清新的淡泊、宁静气息,丝毫没有一般长期埋首实验室从事科研技术工作而养成的疲怠之神。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当絮絮回忆起自己二十五载漫长的科研、教学生涯,谢正军总觉得冥冥中有股力量始终支撑、引领着他前进,正是那股力量让他能以春风般包容万物的情怀积极面对一切,枯燥乏味的科研之路由此而变得柳暗花明,艰辛繁忙的育人之路才会馨香满径,而平淡朴实的人生之路也走得更加宽广、豁达。
杏坛耕耘:方寸之地传爱心
1986年,初出茅庐的谢正军因为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被留在母校无锡轻工业学院(后被合并成为江南大学)粮油科学与工程系任教,从此开启了他的教师生涯。
在那个改革开放初期物质还不够丰富的年代,谢正军把自己最朴实、最无私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那些年纪与他相仿的学生们。在任教的第一个年头,细心的谢正军意外地发现,班上一名性格孤僻的来自云南曲靖的学生,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总是永远不变地穿着一件的单薄大衣,而宿舍里的床铺也总只有薄薄的一层床单。几番私下打听,谢正军才得知这名学生家境非常贫困,根本买不起御寒的衣物,而此时每月仅只有五十元工资的他想都没想立即把自己的一床厚实的褥子和几件保暖衣服送了过去,并不定期地经常送去生活用品,自己却从来都舍不得购置新的生活品,为此,他还曾冻得感冒发烧了好几次。
二十多年杏坛默默耕耘,谢正军一直在他所任教的食品学院的学生们中间有着极好的口碑。许多学生一提起他,总有一番夸赞:谢老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更是教给他们生存技能和为人处事之道的益友。一名已毕业二十余年的学生至今还时常称谢正军是自己的人生导师。
花繁枝茂香已馥,二十五载育人路,二十五载桃李芳菲。如今,他培养的学生们已遍布全国各地,而他也在收获“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的过程中体会到付出后收获的甘甜:付出的爱让他更淡定、从容。
淡泊名利:滴水穿石写华章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食品和饲料制造领域有一项新兴的重要加工技术,叫作挤压技术。这是一项前瞻性的课题。当时这一领域面临装备落后、技术应用面窄等诸多难题需要及时攻克。如果挤压技术过关,不仅能改变国内这一领域的落后面貌,而且一旦运用到饲料资源开发中,还能实现变废料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运用到食品制造领域中能实现食品高值化,提高生产效率,并实现绿色食品、保健食品的梦想。
留校从教后的谢正军敏锐地觉察到挤压技术的广阔前景,凭借着自己多年精深的粮油工程、植物蛋白与油脂工程专业博士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凭借着优越的科研资源,凭借着良好的科研团队协作氛围,谢正军一头扎进了食品与饲料挤压技术的工艺研究之中去,不仅把青春献给了这份自己钟爱的事业,更是毅然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和艰辛。置身于市场经济的时代潮流中,谢正军身边的同事纷纷下海跳槽,走了一拨又一拨,而他却始终二十年如一日地守着他心底的那份执着,潜心科研,潜心积累,一步步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从事科研的辛苦有时是常人无法体会的。在天寒地冻的实验室,在嘈杂炎热的生产车间,在长期超负荷、高强度工作环境,这样的情景对谢正军来说都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而对这些,他始终没有任何怨言。因为在他心底装着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事业被他人认可的期盼,以及对这份期盼锲而不舍地追求。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二十年的期待,二十年的坚守,他的那份淡泊、那份执着、那份坚持书写了他事业中收获的乐章。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他也被频繁地邀请参加研讨会,参与国家、省重大课题,深入全国各地生产第一线开展工艺技术指导;在理论研究方面,他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几十篇,参与出版专著6部,被授权发明专利6项,而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则达9次。
有容乃大:理解谦让赢和谐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永不枯竭。谢正军的成功离不开他背后与他共同奋斗的团队。二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使谢正军与校内从事粮食工程、挤压技术研究的前辈金征宇、徐学明教授共同组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三人科研小组。从此,在共同目标引领下,通过努力,三人小组不断成长,形成了目前由八名骨干、五十余名硕士、博士组成的近六十人的庞大科研团队。
水唯善下方成海。在谢正军看来,打造一个和谐的团队,其核心人物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日常的科研中,谢正军积极身先垂范,发挥好主要骨干力量的作用,不仅毫无怨言地挑起科研工作的大梁,并且为打造分工明确、科学管理、相互协作的和谐团队积极谋划着。科研之余,谢正军还经常为团队成员讲授一些优秀、成功团队打造的理论和实践,并鼓励大家为打造理解、谦让的和谐团队作出贡献。
汗水灌溉理想,辛勤播种希望。二十年来,这支优秀的团队先后在国家“863”计划、“948”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等12项国家、省部级课题资助下,在挤压关键技术、挤压装备应用以及挤压机性能提高等方面取得突破,完成了在十多家食品饲料企业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以及专用挤压机或配套设备的设计、制造与应用;在啤酒辅料低温挤压、全脂大豆的挤压机及相应技术、膨化乳猪料挤压、水产饲料挤压膨化、羽毛挤压机及相应的膨化技术等领域,为国内外相关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十几个亿,相关成果的整体水平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同时,这也成功促进了我国食品与饲料工业的技术发展和产品升级,为缓解我国粮食资源紧缺难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无论是璀璨的绽放,还是默默的坚守,谢正军始终保持着一名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本色,以淡泊宁静之心包容万物,纵然面对艰难、困苦也甘之如饴,而这种坚守也终于酿出了万紫千红的缤纷春色。
上一篇: 援疆干部曹炳汝载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