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歌止于至善
发布时间:2019-07-2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初次见到李崎是在一次事迹报告会上,尽管早就听说她是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位啤酒酿造博士,但朴素的外表、朴实的言语、谦逊的姿态都很难将她与我国酿酒业的风云人物联系起来;翻开她的事迹介绍材料,看到的是另一个李崎:她执着,坚韧,书卷气中隐藏着一脉潇洒的气韵,骨子里也冥冥地潜伏着一股永不服输的劲。《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怀着一颗崇敬之心,走进这位酿酒女博士,我越来越感受到,她正是在为我们诠释对人生最高境界孜孜追求的“止于至善”的“大道”。
笃学慎思 止于至善
走进江南大学的校园,“笃学尚行”的校训赫然在目,现为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的李崎与这几个字有着不解的情缘。
改革开放30年的印迹紧紧地伴随着她的成长,说来还颇有些传奇色彩,1978年,年仅7岁的李崎便步入小学校门,她的求知生涯也正由此开启。天资聪慧、思维敏捷的她对知识总有着海绵吸水般的渴求。同样一个问题,她总比别人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同样一个题目,她总比别人多一种思考角度,多一个解题思路;同样一个答案,她总希望找到最简便的表达,尔后又比别人多一份对答案的怀疑和反思。在同龄人中,她总比别人多一份自强、执着。在高中的一次转学中,因为课程进度不同,李崎在一次综合考试中成绩由第一名突然下落好几个名次。不知情的班主任无意中的一句“高中女生成绩不看好”的话,辗转传到李崎耳朵中,好强的她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她暗下决心要用行动证明自己决不逊色于任何男生。天寒地冻的早上每天她坚持四点多起床复习功课,从不间断。在一旁看得心疼的母亲,几次安慰女儿却都被她的一句“妈妈,没关系的”挡了回去。让她欣喜的是,她的成绩名次也一次比一次超前,这不禁让全班同学都刮目。时隔二十多年,她的那位班主任只要一提到李崎,总竖起大拇指,称赞不已。
务实笃学的求知态度,勤思慎思的求知方式,执着追求的求知理念,使得她比同龄人有着更强的知识领悟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在良好的求学环境的熏陶下,凭借着那份异于常人的执着,凭借那份天生的睿智聪明,李崎非但顺利地完成了求学路上大学、研究生、博士等一系列学业,而且快速在自己研究的啤酒领域脱颖而出,把一些旁人看来绝不可能成功,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奇迹般地变成现实:国家“863”高技术项目“葡聚糖酶的规模化制备”、“淀粉液化芽孢杆菌复合酶的规模化生产及工业应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发酵食品生产用功能微生物的改良和发酵技术”等等,在短暂的8年间,她也以最快的步伐成功地走过了从学生到教师、从普通教授到副院长的成长历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从小李崎到我国啤酒酿造史上年轻有为的教授,李崎 “止于至善”的求知冲劲赋予了她那精彩人生丰富的内涵。
砺志创新 止于至善
李崎的啤酒情缘源于1989年她考入无锡轻工业大学发酵工程系发酵工程专业。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作为啤酒消费大国,啤酒年产量达4300万千升,年产值超1300亿元,并且还以较快速度递增,市场前景异常灿烂。然而,受国内啤酒科技研发、创新水平影响,我国啤酒科技研发和创新却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产品单一同质化,产品货架寿命低于进口产品,啤酒事业发展面临着众多的瓶颈,国产啤酒根本难以进入国际市场。
“别人能做的,为什么我们做不成?那么大的啤酒市场为什么要让予他人?”面对啤酒生产技术中蕴含的许多科学难题,她暗暗下着决心:要让中国啤酒走出国门,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占一席之地!1995年,她师从于我国著名的啤酒专家顾国贤教授,选择啤酒酿造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硕博士作为自己发展方向,并留校任教潜心啤酒领域的创新与研究。自此,她把自身的发展与我国啤酒事业创新发展紧紧地结合起来。一次次实验结果的不理想,一次次不厌其烦重新实验,一次次放弃节假日休息,一次次独自深夜忙碌在实验室里,李崎时刻葆有着那份对啤酒事业止于至善的追求。她所在的江南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业大学合并成江南大学)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平台、坚实的科研基础、严谨的科研氛围、宽松的科研环境,身处其中,她如鱼得水,在啤酒工艺、产品质量、产品生产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创造了我国啤酒酿造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神话:从研究啤酒老化机理着手,探寻啤酒老化本质,采用自克隆技术提高啤酒酵母产谷胱甘肽水平,建立了啤酒老化综合指标体系;针对中国啤酒与洋啤酒口感差异的特点,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啤酒口味的柔和性、淡爽性与高浓酿造技术研究,终于掌握了其中的核心技术,经过推广运用,提高啤酒口味柔和性、淡爽性,大大增强了中国啤酒的市场竞争力;开展啤酒酿造原料及成品啤酒中生物毒素(呕吐素、生物胺等)的检测和控制方法研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啤酒生物毒素控制措施和监控指标体系,大大提高啤酒产品的安全性、口感性,得到国内啤酒生产企业的一致好评。而她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曾先后完成“十五”、“十一五”的重大科研项目20余个、申请的专利达2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发酵食品生产用功能微生物的改良和发酵技术及优势传统啤酒类制造业关键技术与运用、国家863高技术项目——葡聚糖酶的规模化制备、国家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新型β-葡萄糖酶的高效制备及应用开发,等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李崎“止于至善”的精神赋予了她精彩人生亮丽的色彩。
上善若水 止于至善
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李崎说,外婆是她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这位从未受过教育的朴实、
自强的农村女性不仅把仅10个月大的李崎一手抚养长大,而且还教给她许多做人的道理,潜移默
化地影响着她人格的形成:独立自强、坚韧不拔、勤劳朴实。这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成就了出色的
李崎,也造就了有着水般品质的李崎。
在学生们眼中,李崎总带着亲切的微笑,让人既肃然起敬,又觉平易近人,她不会让你感到
局促和紧张。在她所在的学院中,每年选择李崎做研究生导师的学生总是最多的。当被问及原因
时,李崎总是笑着说她有她的秘诀:自己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
一系列课题的实践锻炼培养学生能力,锻炼快速成长。一句朴实的话把她跟一些“老板式”导师
截然地区别开来了,在学生们看来,这也是李崎教授的人格魅力所在。从2002年至今,先后有近
140名研究生师从于她,而她的第一个研究生现在也已经是我国知名啤酒企业“百威”在佛山、
武汉两地的总经理。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作为一名热心社会事业的工作者,作为一名九三学社骨干社员,李崎的 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今年刚40出头的她还有着近20个头衔,其中包括中国啤酒国家特邀评委、 高级酿酒师、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资助、钱江学者特聘专家、江南大学青年教师协会主 席、九三学社无锡江南大学基层委员会蠡南支社主委,等等。随着她在啤酒界的名气越来越大, 每年应邀在各类国际、国内啤酒领域的大会报告数十场,先后应邀在20多个省、直辖市的40多家 大中型啤酒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与报告,承担了十余项产学研横向科研合作项目,为企业解决了许 多生产实际技术问题,为我国整个啤酒行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对这些,李崎 总不去考虑太多的个人得失,不管有多忙,不管有多累,她总没有任何怨言,更丝毫不在乎任何 个人经济上的得益。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李崎“止于至善”的如水般的做人智慧赋予了她精彩人生别样的厚度。
四十载精彩人生,四十载岁月如歌。因为有内涵,所以生命才充实;因为多彩,所以生命才绚丽;更因为有厚度,所以生命才永恒。“止于至善”,然而善无止境。李崎是永不停步的,她的生命真谛就在于远方有个至善的境界,然后出发、奋进,再出发、再奋发,不计得失,不问甘苦,追求着,快乐着,潇洒着,美丽着。
上一篇:春风大雅能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