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历时8年攻克改良难题

发布时间:2019-07-2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连日来,位于山水东路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遗传育种研究室内异常热闹,全省各地的青虾繁育基地以及养殖户纷纷打来电话或亲自登门,向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傅洪拓购买“太湖1号”种虾。这一由傅洪拓及其团队经过8年科研攻关培育成功的杂交青虾新品种,一时成为养殖户“争抢”的宝贝,上半年繁育出的3000公斤种虾已销售一空。未来几年内,“太湖1号”青虾有望逐步取代普通青虾走上市民的餐桌。
  青虾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年产值达100亿元左右,而江苏特别是无锡地区是青虾产量最高的地区,也是主要消费区域。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调研中发现,从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青虾养殖业的高速发展,部分养殖户“急功近利”,将销售剩余的青虾作为来年的亲本,近亲交配,导致青虾出现了严重的品种退化现象。
  从2002年开始,傅洪拓及其团队投入了青虾遗传改良的研究。他们对不同地方种群青虾的遗传背景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调查,通过引进“个大肉多”的海南沼虾与普通青虾进行配种,培育出了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杂交青虾“太湖1号”,并顺利通过了全国水产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与普通青虾相比,“太湖1号”杂交青虾个大、虾壳亮、抗病抗逆力强、口感较甜,在同等条件下,比普通青虾生长速度快了30%以上,单位产量可提高25%左右。
  目前,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已在宜兴建立了面积达250亩的种虾生产基地。为加快“太湖1号”青虾的推广,提高单位产量和养殖效益,省海洋与渔业局已把“太湖1号”列为重点推广品种,并投资800万元,规划在苏南五市和扬州等地区建立良种繁育场等配套基地。(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