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高考“护考热”亟需理性降温

发布时间:2019-07-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时近六月,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预计往年反复出现的“全民护考”的盛况又会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爱心出租车免费搭载考生;志愿者守候在考场周围;成百上千交警城管维护秩序,随时待命;考点周边各种保障措施,禁施工、禁鸣笛、禁广场舞……,凡此种种代表了全社会对高考的特别重视和对考生的极大关心。
高考作为一年一度国家选拔人才的全国性考试受到全社会关心本理所应当,寒窗苦读的考生受到全社会的关怀也无可厚非,但在此愈演愈烈的“全民护考”背后折射出的一些社会问题,也需引起重视:
    1.挤占社会资源,影响他人生活。在“高考优先,其他让行”的口号下一切公共资源都围绕考试进行,整个社会全民噤声、如临大敌。公安城管,专门为考生排忧解难;医疗卫生,特别安排绿色通道;供水供电优先为考生抢修保障。甚至出租车、酒店商户等也违背市场规则优先安排考生使用。迎考期间广场健身舞早早禁跳,工地禁噪变成责令停止施工,就连警车和救护车夜间出勤也不许鸣笛甚至闪灯。还未考试有家长便组织起来封闭道路,阻断交通,连普通行人、自行车都不得幸免。甚至连考场上空的航班也要临时改变航线。有地方考场周围的动物也遭了秧,知了被捕捉干净、青蛙惨遭毒手。高考一段时间内的“紧急状态”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扰乱了他人正常生活,且一年胜似一年。
     2.相关单位有运动式作秀的嫌疑。每到临近高考的一段时间,相关政府部门舆论、花大量人力,对居民小区、考场周围的交通秩序、市容环境,环保噪音、食品卫生等大力监管、重点整治,各种问题短时间能得到集中解决。高考期间公务人员加班加点、高效热情的为考生服务,甚至面对考生家长有求必应、特事特办、大开绿灯。但高考一旦结束,原来的管理整治成效又恢复如故。有地方高考甚至成为了相关部门一年一度亲民作秀的“定点舞台”。
    3.人为制造紧张气氛,不利于考生素质提高。高考考的不只是学生的课本知识,还是对其综合素质的考验。很难想象,连一点噪声都难以忍受,今后又如何能抵抗更大的社会压力?高考可以闯红灯,家长可以随意圈路,当这些学生在参加人生第一次重大考试时,得到的竟是“特权”的答案,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太多人为制造的焦虑传导到考生身上,反而会增加考生的压力。往往很多失败的路,就是家长和社会善意铺设的,以“圈养”的心态培养出的“温室花朵”不会有好的成长力。

    为此建议:全社会都应以平常心对待高考,让高考回归考试的本质。家长树立孩子成才非此一条路的认识,莫使自己的紧张情绪升级。同时媒体不应过度宣传、推波助澜制造社会过度关注的紧张心理。政府职能部门按部就班,各司其职,不宜过度‘抢戏’。家长媒体政府三方共同保持理性适度的关注,“护考热”也可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