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浮士德》 ――胡媛副教授走进南图讲座
2010年3月21日上午,九三学社成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胡媛在南京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历程——从歌德的《浮士德》说起”的讲座。
文学就是人学,人类的精神文明宝库博大精深,浩瀚如海。胡教授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这个经典问题开场,从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名著《浮士德》作品赏析入手,围绕《浮士德》中“两次赌约”和浮士德在探索人生理想过程中经历的“五个阶段”,揭示了人的需求层次。整个讲座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厘清了西方文学史上人文主义思想发展脉络,凸现人文主义思想精华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把握西方文学中关于人的主题的表现,梳理人生历程与命运轨迹,揭示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讲座过程中还穿插了许多《浮士德》影像资料的播放。胡教授的精彩演讲,听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虽然是周末休息时间,但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九三学社南航支社部分成员参加了旁听。
这次讲座是2010年“九三科学讲坛”与“南图讲座”合作的第二讲。
歌德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于1832年3月 22日逝世,享年83岁,今年的3月22日是他逝世178周年纪念日,以此讲座来纪念一代文学大师。
李艳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