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满天下 流光溢彩舞者心――记九三学社社员、无锡文化艺术学校舞蹈教师杜国军
“来,同学们,注意这里的细节!”
在无锡文化艺术学校的大排练厅里,一位老师抬起了手,招呼着学生们聚拢过来。他拿着手里的ipad,将屏幕面对着二十几名年轻的姑娘。她们朝气蓬勃的面庞上,一双双透着灵气的大眼睛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这位老师用手指轻轻点击着手里的ipad,放大里面资料的图片,向同学们娓娓道来:“咱们这个舞蹈剧目,演绎的是江南水乡的风韵。怎样体现出这个舞蹈主题的精气神呢?那就得从细节出发,你看!”说着说着,他亲自示范了起来,手指充满韵律感地舞动起来,一瞬间就展现出了水乡女子温婉多情的特点。
孩子们模仿着老师的姿势,对着镜子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动作。老师不时纠正着他们的动作细节,耐心地启发着同学们对舞蹈的理解。
无论是在炎炎夏日,还是严寒冬日,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艺校的排练厅中不断上演,这位老师就是从事舞蹈教育工作近二十载、国家三级演员,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会员、无锡市舞蹈家协会会员杜国军老师。
说起杜老师,许多学生都喜欢称呼他是“男神教师”!提及这个外号,杜老师笑着摆一摆手说,“这只是孩子们对我的信赖”。杜老师自小习舞,从唐山艺校到中央民族大学,从中央民族大学到中央民族歌舞团,从沈阳民族艺术学校到无锡文化艺术学校,从当初的懵懂少年到现在接近不惑之年,不论年岁几何,身份变化,杜国军始终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舞者。也正是习舞的关系,杜老师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习舞者那种特有的气质——身姿挺拔、风度翩翩。回顾自己的从艺从教之路,杜国军坦言:“我就是始终对舞蹈艺术有那么一份热爱,那是种特殊的感情……”
“不疯魔,不成活儿。”这句著名电影《霸王别姬》中的经典台词,早已成为艺术从业者最真实的写照。杜老师也不例外,他对舞蹈始终保持着一份初心。同事们评价他是工作狂,孩子们则敬畏地说他是“魔鬼老师”。而每次一提起“舞蹈”,杜老师总是兴奋异常,两眼放光,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在舞蹈教学中的理念和对舞蹈艺术的理解。
杜老师有强烈的进取心与责任感,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教”与“学”的双重身份,“在教中学,从学而教”。他坚信艺术的创造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教给孩子们更多。
杜老师1998年从河北省唐山艺校毕业后,就踏入舞蹈教育行列,但他却不是满足于现状,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舞蹈教育专业继续深造。2003年参加了舞蹈师资培训班,2004年参加了中国中等艺术教育学会培训中心举办的舞蹈剧目编导培训班。从教多年,杜国军老师在舞蹈教学方面注重教研结合,撰写的论文《舞蹈教学中的创新》、《舞蹈教育的实效性研究》、《艺术类职业教育的改革探索》等在《剧影月报》、《大舞台》等舞蹈专业期刊上发表,撰写的《舞蹈教学中的创新》获得2011年江苏省艺术职业教育教科研论文评比三等奖。他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地积累起自己扎实的舞蹈教育理论。
杜国军老师认为: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作为一名舞蹈专业的从教人员,需要吸收各种文化精髓与内涵,并不断拓宽视野,再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在舞蹈艺术中。于是,在杜老师长长的进修履历中,有芭蕾舞和少儿舞蹈的考级教师资格证书、研修普通话的证书,有音乐教师资格证书,甚至还有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的证书,看似有点“不务正业”,但确是杜老师不断提升自己,培养自身综合教育教学能力的体现。用杜老师的话说:“只有老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才能让学舞蹈的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舞蹈艺术的知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杜国军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也是基于他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在他担任的民族民间舞、基训等课程中,他以课前准备为核心,谦虚向学,旁征博引,主动请教其他老师,共同探讨制定教学方案,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和研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杜老师从来不会要求学生们去死记硬背复杂的组合动作。舞蹈是身体语言的表达,应该是自由的、自然地、纯粹的。一味地死记组合动作是没有美感的。杜老师往往是坚持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特点来制定训练方案,综合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视频、PPT、图片、音乐等各种形式,帮助学生们真正掌握舞蹈风格和特点,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之处,建立起他们的艺术表达自信。
与其潇洒、儒雅的外形不相符的是,杜国军老师有着一副沙哑的嗓音。这份“破锣嗓子”都要“归功”多年带队排练舞蹈的结果。每次排练,杜国军老师全情投入其中,大声地提醒着学生们动作的细节。创造美的过程总是艰辛的,在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训练中,杜国军老师的嗓子也跟着一次又一次饱受摧残。
在杜国军老师多年从艺从教的经历中,可以说教学成果丰硕,创排的舞蹈剧目参加省、市,甚至国家级各类专业赛事中屡获大奖。2013年创排原创舞蹈剧目《云腾、凤羽龙》获得江苏省第21届五星工程奖金奖;2006年参加江苏省第二届艺术中专校教师技能大赛,舞蹈剧目《梦》获得三等奖;2001年获得辽宁省沈阳市舞蹈公开课二等奖。2010年杜老师还担任无锡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中国(无锡)吴文化节开幕式执行总导演。另外杜老师还创排了如《火娃》、《雪城康巴拉》、《猎》、《携手》、《嘎嘎娃娃》、《无风古印》、《吴地情、秧歌韵》等形式多样、创意十足、情感真挚、艺术造诣极高的舞蹈节目,获得专家和同行的一致认可和肯定,这些节目已成为舞蹈教学的保留剧目。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原创舞蹈剧目《雨初语茉》,描绘了一幅唯美的江南水墨画,雨巷深幽处,每一块青石板都藏着悠长的情愫,深深浅浅、兜兜转转间少女的身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如同细雨中绽放的茉莉不谙、不灼,那似有似无的清香,是少女的柔长裙带,萦绕在雨巷深处,弯弯曲曲,忽高忽低……为了排好节目,杜老师废寝忘食,和孩子们在排练厅里磨了近半年的时间,忘记了苦和累。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杜老师用自己的臂膀承托起了一片梦想的蓝天,让二十多位小小的雏鹰展翅高飞,剧目《雨初语茉》屡获佳绩,捷报频传:2016年3月《雨初语茉》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得金奖,8月作为江苏省唯一入选节目,和北京舞蹈学院等国内一流艺术院校一起竞争,成功入围素有舞蹈届“奥斯卡”之称的“桃李杯”展演全国16强。孩子们堪称完美的表演,将江南水乡的婀娜多姿演绎得淋漓尽致。正如北京舞蹈学院潘志涛教授所说“舞蹈《雨初语茉》高雅、清新、唯美,具有典型江南地域特点,让观者的心都醉了……”
桃李芬芳满天下,流光溢彩舞者心。杜国军老师用自己最好的二十年光阴,点燃了一个又一个舞蹈艺术的梦想之光。正如杜国军老师所说:艺术是永无止境的,他将继续保持着一份对舞蹈艺术的敬畏之心,面对着美的朝阳,执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