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征文选登(一)|灯塔永驻 微光同行——我的九三成长印记
灯塔永驻 微光同行——我的九三成长印记
在九三学社大家庭中,我属于最基层、最普通的那一类,既不是高学历的专家学者,也没有什么耀眼的辉煌业绩。值此九三学社创建八十周年光辉时刻,在组织感召下,我鼓起勇气,敞开心扉,分享一下自己加入九三学社的心路历程,以此献礼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初闻九三,内心敬仰
高中时代,懵懂的我得知中国有八大民主党派,犹记得老师特地强调九三学社“很厉害”,成员多是专家教授,他们品格优良、学识非凡、淡泊名利,堪称精英中的精英,崇高、纯粹而又神秘,这是九三学社给我的第一感觉。自此,在我心中悄然播下了一颗朦胧而向往的种子。
大学时光,适逢香港回归盛事。在一次热烈的庆祝活动中,一位即将毕业的学长自豪地宣布:“我准备加入九三学社!”话音落下,全场肃静。那一刻,他宛若一位明星,汇聚了无数道仰望的目光。那一刻,他面含微笑,目露神采,浑身洋溢着激情。那一刻,仿佛有一道光直抵我内心深处,照亮了那颗沉睡的种子。
那时的我,自知学识浅薄、成就渺茫,九三学社于我而言遥不可及。九三历史光荣伟大,九三建言智计百出。那一串串闪亮的名字、一件件不朽的功勋,让我觉得萌生靠近的念头,都是一种不自量力的“亵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学生时代,虽年少卑微,但对九三的敬仰和渴望之心从未熄灭,这份浓厚的九三情节一直萦绕在心头,始终伴随着我前行。
再逢九三,春心萌动
时光匆匆,转眼已十数年。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经历生活磨炼,我成长了许多,对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感悟。一次偶然机会,我零距离接触了九三社员,发现他们并非全是遥不可及的学术泰斗,也有和我一样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普通人。只要心系百姓民生、胸怀发展大局,就有机会加入。刹那间,那颗深埋心底的种子,感受到了春的气息。
自此以后,我对九三学社的关注越来越多,随着了解的深入,她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高大、丰满。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秉承民主与科学的精神,九三学社从五四运动的烽火中走来,历经抗日战争的洗礼,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共进,走入了建国的礼堂。而今,九三学社正坚定迈步在社会主义建设大道上,无愧于民族精英、时代楷模。
再逢九三,曾因自卑而压抑的向往,化作了强烈的悸动。我对九三学社的认同感更加浓烈,她的崇高不仅在于汇聚了顶尖的专家院士,更在于所传承的精神内核和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她像一座精神的灯塔,凝聚微光,照亮前路;她犹如深邃的大海,汇聚溪流,澎湃伟力。在我心中,这份感觉温暖而坚实,如同封坛的老酒,愈久愈纯厚。
身在九三,初心如磐
2017年春,我如愿以偿加入九三学社。在这里,我为社友深厚的业务造诣而折服,为大家长期的默默耕耘而感动。在组织鼓励下,我将市场监管业务与九三参政议政结合起来,撰写了食品安全调研报告,该报告成功转化为市政协重点督办提案,我获评社市委先进个人,有幸参加重庆“寻根之旅”。站在九三学社纪念碑前,我仿佛看到许德珩、潘菽等先贤慷慨陈词的身影,更坚定了建言献策的信心。
2023年当选泗阳县支社主委后,我以务实创新作风开展基层支社工作。一方面发挥大家专业优势,带头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信息,积极参政议政;另一方面精心组织“夕阳敬老”“同心·五送”等社会服务,精准服务民生。此外,组织诗歌创作和诵读会,让每位社员登台抒怀,通过沉浸式爱国主义和社史教育,增强组织凝聚力。
在九三学社的锻炼和成长,与我本职工作形成了良性互动。2025年初,我调任县水利局副局长,这离不开九三大家庭的帮助。回首来时路,年少的憧憬和多年脚踏实地的坚持实现完美交融,心里的九三种子早已融入血脉,茁壮成长。从普通社员到支社主委,从市场监管到水利工作,岗位虽有变化,但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如一。
值此八十华诞,我发以最朴素的心声告白:能成为九三学社的一员,是我人生中莫大的荣幸与骄傲。我将继续坚守对这个国家深沉的爱和不变的初心,追随“民主科学”的灯塔之光一路前行,将个人履职融入地方发展,以朴素的情怀、踏实的态度、基层的视角,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努力推进“强国有我”九三新实践。
(作者:王恒亮,九三学社宿迁市委会直属泗阳县支社主委、泗阳县水利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