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全国两会|回应总书记关切——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保障粮食安全建新时代鱼米之乡

发布时间:2022-03-0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联组会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江苏代表委员中引起热议,不少代表委员还根据平时的调研提出相关建议。

“江苏作为粮食主产省有压力更有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他还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

“确保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江苏作为粮食主产省,在高基数上实现粮食持续稳定增产,有压力更有责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江苏省委主委,副省长陈星莺说,2021年江苏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实现全面乡村振兴良好开局。全年粮食总产749.2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受到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2022年江苏要确保完成中央下达我省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我们也看到,在高基数上实现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持续稳定增产,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重视解决。建议国家层面出台更加精准稳定的政策举措,在最低收购价、基地建设、收入保险、技术装备等方面,加强政策保障支持,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推进耕地质量保护立法,落实‘三位一体’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工作的指引。江苏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保护耕地至关重要。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就是保住老百姓的饭碗”。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秦光蔚告诉记者,工业“三废”、城乡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以及大气沉降危害耕地质量与农产品品质,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的“隐形杀手”。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秦光蔚建议,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与建设目标,加快推进耕地质量保护立法,加大各级人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部门对耕地保护的监督检查力度。

她还建议,建立相应的法律追究制度,对于向耕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社会主体和个人,由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给予处罚,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壮大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发展地方种业‘主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目前,我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有近600家,在三级农业科研体制架构中处于基础地位,但同时也是农作物培育、地方种业发展的‘主力军’。”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徐大勇告诉记者,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更加接近生产需求,育种区位优势突出。据统计,我国每年推广应用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约5000个,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培育的占到70%以上,为我国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单产的不断提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较大贡献。

今年全国两会,徐大勇在提案中建议,从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大力度支持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发展。

“特别是鼓励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与种业企业合作,支持地方种业发展。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育种协作攻关机制,加大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研发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参与商业化育种,集中优势力量选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解决生产中的卡脖子问题。”徐大勇说。

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张可 李冲 石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