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全国两会|施卫东:建立“造血”机制,强产业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2-03-1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3月9日,记者连线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时了解到,今年两会期间,他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分别提交了“关于建立乡村‘造血’功能长效机制、实现强产业促振兴的提案”和“关于支持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


2022_0310_12be8300j00r8i90v003gc000k000qoc.jpg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难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必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通过调研,施卫东发现,当前,我国存在乡村产业振兴规划不足,经济薄弱地区产业持续发展有难度,乡村人才短缺、人口空心化老龄化现象突出等问题。他建议,以强产业来促振兴,通过建立既要积极“输血”,更要善于“造血”的长效机制,运用工业化思维和市场化办法,加快构建“产业结构优、质量效益高、经营主体强、技术装备精、路径模式新”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他认为,应发展现代农业,推动提质增效,继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招引龙头型农业企业,引进孵化一批带动力强的涉农项目;发展产业项目,提高农民收入,鼓励村集体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电子商务深度融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乡村带头人,以人才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南通是全国闻名的纺织之乡。南通大学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是全国第一个把国家级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引入大学的高校。“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血脉关系,其传承发展能够纳入乡村振兴发展大局,必将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振兴。”施卫东建议,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支持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提升传承人的技艺能力,优化生产组织和布局结构,健全传承发展创新发展链条,提高纺织等行业乡土人才待遇,从而真正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南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