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员风采:王鹏——于小切口雕琢大医道
王鹏,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南通大学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南通大学医学院外总教研室副主任。九三学社南通市委委员,九三学社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支社主委。南通市崇川区第九届政协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副组长。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疝与腹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微无创分会委员。国际内镜疝协会中国分会委员。中国解剖学会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南通市医学会外科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组长。《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编委。亚太地区疝外科讲师。第三届“疝耀大中华”腔镜疝手术视频大赛华东赛区冠军。202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5年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
立医者心:锚定初心,坚如磐石。1971年的盛夏,王鹏出生于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的职工宿舍,医学世家的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在他幼小的心灵生出了从医的根。“小时候总是会偷偷地去翻看那些医学书籍,可是怎么也看不懂书中的意思,不明白医生用的针为什么是弯的。”他笑着说,眼里充满了梦想成真、成为医者后的自豪和满足感。
“择一事”是初心理想,“终一生”是国之大者。1994年,王鹏正式踏上了从医之路。2012年,一次患者术后复诊,“面目狰狞”的伤口让他感到羞愧,羞于手术技艺的瑕疵,愧于无法留住患者原本的美。当时国内三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已经成熟,单孔腹腔镜微创手术鲜有报道。那段时间,他沉迷于探寻更优化的手术方式,遍寻中外有关文献,疯狂尝试不同的缝合手法。同事们异样的眼光和有意无意的躲闪,让他的内心有过波澜,也曾想过放下“痴恋”,选择平凡,随波逐流而安然一生。面对患者术后“嚣张”的疤痕时,无处安放的负罪感,促使他最终选择了突破世俗眼光的包围,坚持深扎的初心和梦想。
一次偶然的机会,医学院图书馆内的一本《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技术》深深的吸引了他。单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经脐手术可以做到无伤疤,有突出的美容优势,这正是他孜孜以求的“完美”术式。那段时间,他与书为伴,彼此相依。反复的研读、废寝忘食的手法训练之后,同年4月,他开展了南通首例“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十例手术特别困难,当时还在摸索阶段,不知道如何避免器械打架,每一台手术时长都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他陷入深深的回忆中,因为长时间手术,不吃不喝,累到瘫倒的画面仿佛就在昨天。“现在每台手术平均只要5-10分钟。”他眼里充满了光,难掩内心胜利的自豪感。
践医者行:勇扛涅槃痛,尽展重生美。
2013年,首届中国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学术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南方疝论坛举办全国第二届“尽善尽美”杯疝和腹壁外科手术视频大赛。王鹏报名参赛,并最终以东区第一名的成绩入围全国前20强,荣获优秀手术视频奖。 2014年1月,王鹏完成了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相比胆囊摘除,疝修补手术的难度要高很多,术中涉及更多重要血管和神经,并且需要单手缝合。这些都无法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世易时移,对精湛单孔技术的追求从未改变。2019年,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主办的中华地区腔镜疝修补手术视频大赛中,王鹏演示复发疝的“单孔腹腔镜TAPP术”,凭借娴熟的腹腔镜技术和近乎完美的术后腹壁无疤痕效果,以初赛(苏皖赛区)第一名和中区决赛一等奖的成绩入围总决赛,并荣获二等奖。
2021年,王鹏通过直播展示了11台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11台疝修补术,两批手术分别用时2小时40分、4小时57分,均远小于文献报道的平均手术时间,优质、高效的手术给业内同行、广大网友留下了深刻印象。“缩短一分钟,患者少一分痛苦。”这是王鹏对劳动价值最朴素的诠释。
此时的王鹏,能以精进的单孔技术成功完成镜下胆管取石、胆囊切除、脾脏和肝脏部分切除等手术,完美展示单孔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同时亦能满足患者美的需求的高超技艺。这一成果吸引了来自海内外更多的患者慕名而来。
完美的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是他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十年来,王鹏与单孔疝手术技术共成长,攻克一个个不可能,个人单孔腹腔镜疝手术比例高达95%,领先国际水平。腹腔镜下精准肝癌切除几乎零出血;胆囊癌根治、门脉高压断流术、两孔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胆道修补术等都开展的得心应手;率先在医院完成被誉为肝胆外科珠穆朗玛峰的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医院引进达芬奇机器人后,王鹏第一时间投入培训,并迅速在临床开展机器人辅助的肝脏、胰腺手术,率先在江苏省完成机器人辅助部分脾切除术。多次协助小儿外科完成高难度的肝胆外科手术,为患有“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儿童行“四孔腹腔镜巨脾切除术”,以及机器人辅助下儿童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等。
迄今为止,王鹏团队单孔腹腔镜手术已超8000例,涉及胆囊、疝、阑尾、肝囊肿等多种疾病,并不断扩大适应症。完成了合并有各种复杂情况的单孔疝修补术,如合并胆囊结石、阑尾炎、子宫圆韧带囊肿、隐睾等,合并肝硬化腹水、多发性震颤、帕金森、胃癌、肝癌、结肠癌手术,腹腔黏连严重的患者等等。
传医者艺:独秀领百花,齐放满园色。2018年开始,王鹏筹划举办“单孔腹腔镜全国学习班”,并为贫困患者实施免费疝修补术,让这项先进的技术能造福于更多的患者。他连续参加第14-17届亚太疝外科大会,作大会主题演讲,多次在全国和省内普外科学术会议发言及手术演示。获聘江苏省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后备人才培育基地首批导师,荣获2022“科创江苏”生命科学领域创新组一等奖。2023年11月26日,王鹏的一次全网手术直播吸引了5万人次在线观看,他用188分钟完成16台“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线上教学“常规器械单孔腹腔镜手术”,将单孔的种子撒向全国各地。
自身追求发展的同时,王鹏亦不忘科研和教书育人,医、教、研各领域持续发挥光和热。他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课题,中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率领科室入选南通市“十四五”医学重点学科。拥有发明专利十余项,参编《腹外疝手术学》及《疝外科手术学》。历任南通大学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及外总教研室副主任、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外科教学主任。承担南通大学临床本科生、留学生、研究生的外科教学工作,积极培养年轻医师,当好学生的领路人。
2021年7月,九三学社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支社换届,王鹏全票当选支社主委,并先后当选第九届南通市崇川区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南通市政协委员。带着他从医路上遇到的各类专业问题,他积极参政议政,为医学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从青丝到华发,晨曦中的病房走廊里,王鹏俯身查看伤口的背影,与三十年前那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渐渐重叠。变的是日益精湛的技艺,不变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于他而言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那里有更多亟待攀登的技术高峰,有无数需要抚慰的病痛心灵,更有“让家乡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顶尖医疗”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