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职工作为学校的建设贡献力量
2009年,九三学社江苏大学委员会全体社员立足本职工作,勤奋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上作出了许多成绩,为江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江苏大学委员会的社员共主持及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部级及市厅级等科研项目20余项,负责横向科技服务项目几十项。共获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科技进步奖近10项,申请和已授权的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50余篇,为社会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有许多社员多次参加了国内外、行业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工作,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江苏大学在国际、国内及行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了学术地位。
主要业绩如下:
1、王贵成主持的“机械制造系列课程”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王贵成主持并获批“面向‘长三角’国际制造中心机械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施卫东领衔的“流体机械(泵)节能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团队被列为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2、王贵成作为主要学术带头人的机械工程学科、施卫东作为主要学术带头人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被遴选认定为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施卫东与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院士工作站”; 与江苏双达集团合作,获批江苏省博士后工作站。在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首批设站工作中,司乃潮负责与试点城市张家港的合作企业获批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3、司乃潮排名第五的“节能环保型球团链篦机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施卫东主持的“节能节材深井离心泵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施卫东第二负责的“大型开式水泵试验系统”成果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另外第二负责及参加的还有3项成果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朱伟兴参加的1项成果获得了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刘忠德主持的1项成果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姜廷顺、殷恒波等完成的1项成果获得了镇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4、施卫东作为第二负责人完成的“构建复合载体 强化工程能力 培养创新型工学研究生”成果获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王贵成主持的“实施‘四位一体’综合教学改革培养机械专业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成果获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5、司乃潮新增国家科技部项目2项,施卫东新增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各1项,李天博新增排名第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王树奇、殷恒波等分别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各1项。
6、施卫东被列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被九三学社江苏省委评为2009年度先进个人,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聘请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专家组成员,被评为江苏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7、王贵成、施卫东被学校聘为二级教授;宋浩杰作为讲师,被破格遴选为硕士生导师。李锦飞被聘为出版社社长,刘志强被聘为江苏大学东海机械汽配研究院院长。
8、由施卫东担任主任的流体中心被评为2005~2008年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施卫东代表流体中心在江苏大学第二次科技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由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施卫东担任编委会副主任、副主编的《排灌机械》杂志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收录。
9、施卫东指导的研究生张德胜获“2008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家乡教育奖(优秀学生)”,并获2009年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沈湘黔、殷恒波指导的研究生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多位导师指导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获江苏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10、施卫东新担任了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水利学会泵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