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王贵成主委在九三学社镇江市委员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9-07-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在九三学社镇江市委员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王贵成

2014年11月2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九三学社镇江市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座谈会,我谨代表九三学社镇江市委会向莅临纪念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为镇江九三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老领导、老前辈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镇江九三全体社员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我们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下面,我简要汇报九三学社镇江市委会30年的历程及近期主要工作和体会。
    一、30载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我们九三学社镇江市委员会,是在1983年成立的九三学社镇江师专临时小组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1983年11月29日,九三学社镇江师专临时小组成立,当时仅有社员4人。1984年1月16日,九三学社江苏省工作委员会批准成立九三学社镇江市直属小组;1984年5月10日,九三学社江苏省工作委员会批准成立九三学社镇江市委员会;1984年7月4日,九三学社镇江市第一次社员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由邬伯翔任主委、郭孝义任委员兼秘书长,李镇三任委员的九三学社镇江市第一届委员会,当时全市共有社员34人。
    30年来,我社成员的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社员418人,其中主界别为344人,占成员总数的82.3%;社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90人,占成员总数的70.1%;具有研究生学历的98人,占成员总数的23.4%;社员平均年龄为57.7岁。初步形成了一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都比较合理,具有显著学术专业优势和智力密集特征的参政党队伍。
    30年来,我社组织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全社基层组织(支社)由创立之初的5个增加到目前的26个。其中基层委员会2个、支社23个、直属小组1个。社市委下设了参政议政专委会、经济科技专委会和文教医卫专委会等5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努力整合全社的优质资源,着力担负起参政党的政治责任和使命。社员中担任辖市区副区长2人,是我社市委历史上担任政府副处级实职人数最多的时期。社员中担任本届江苏省政协委员2人(常委1人);镇江市人大代表2人,市政协委员18人(常委3人);辖(市)区人大代表3人(常委1人),辖(市)区政协委员21人(常委10人)。形成了代表我社市委参与市区政府建设与管理、参与省市区民主建设和反映社情民意的议政队伍。
    过去的三十年,是我们九三学社镇江市委会自觉接受中共镇江市委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三十年;也是我们市委会团结并带领全市社员继承和发扬“民主与科学”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中共镇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为镇江的建设与发展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三十年。
    二、主要体会和认识
    回顾我们九三学社镇江市委会3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我们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成绩,特别是近几年的工作,我们有如下五点主要体会和认识:
    1、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九三镇江市委的第一要务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是我们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我们历届社市委领导,不论是政治交接,还是思想传承,始终将中共镇江市委的领导作为我们九三镇江市委的第一要务。多年来,在社省委和中共镇江市委的领导下,我们市委会团结和带领全市成员,始终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工作方针,弘扬我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坚持并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共镇江市委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前行。三十年风雨同舟、同心同德;三十年荣辱与共、同心同向;三十年携手并进、同心同行。我社市委会于2008年获社省委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施卫东获社中央2012年度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国优秀社员等。
    2、坚持制度建设是我们九三镇江市委的发展之基
    科学规范的制度是我们党派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我们历届市委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首先,我们根据新时期党派建设的新要求,不断加强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于2008年起,先后制定了《九三学社镇江市委员会议事规则》,从程序上规范了市委会工作,确保市委决策的科学性。制定了社市委、专委会、基层委员和支社等4项工作职责和机关办公会议制度等8项管理制度,对市委全委会职责、主委会职责、议事程序、议事原则、决策过程及会议安排等作了具体规定,使社市委的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基层工作有章可循。其次,我们实施市委会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市委会、各专委会、市委机关各处室、各基层组织的年度工作任务,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考核,创新了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实效。第三,2011年开始实施基层组织的属地化管理改革,理顺了我社基层组织与辖(市)区政府的关系,拓宽了参政议政的渠道,提升了反映社情民意的实效。社市委会2013年荣获社中央组织建设先进集体,钱伯安获社中央组织建设先进个人;江苏大学委员会和司乃潮分别获得社省委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等。
    3、坚持人才强社是我们九三镇江市委的强社之本
    我们历届市委会始终高度重视成员的队伍建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社中央“人才强社”战略,将人才作为我社强社之本抓紧、抓实、抓好。首先,我们主动吸纳优秀人才入社。2010年扬中市副市长鄂有阳,2011年江苏大学全国百篇优博获得者王权、2012年江苏大学李松军博士等先后入社,为我社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其次,我们注重培养和推荐。先后选送施卫东、贺丽娟、陈沛华等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省委党校等参加集中学习,并大力推荐贺丽娟参加公推公选,使他们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成长。目前,全市社员中有1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6人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社市委主委王贵成教授获“全国优秀教师”和“江苏省教学名师”称号;社市委副主委施卫东研究员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评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社市委委员徐安英研究员被农业部聘为“十二五”国家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江苏大学李松军博士被评为江苏省特聘教授及江苏省“双创人才”;社市委委员王学剑律师8次走进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成为江苏律师界走进中央电视台讲法的第一人;镇江中船黄汉龙高级工程师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元斌获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等。他们为我社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潘一乐、陈沛华、王学剑等分别获得九三学社建设60周年和65周年优秀社员,朱建平荣获社中央荣誉社务工作者等。
    4、坚持参政议政是我们九三镇江市委的神圣使命
    参政议政是我们民主党派的核心工作。多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中共镇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注重发挥智力优势,主动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镇江和谐稳定、为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首先,我们利用市委双月座谈会平台,在深入调研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直接向中共市委、市政府领导建言献策。其次,充分发挥我社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作用,为每年一度的“两会”提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提案并认真组织�澳甑募�体提案、政协大会发言、委员个人提案等。第三,举办社员参政议政培训班,不断开拓政协提案原始素材和发掘社情民意信息。每年组织举办参政议政培训班、骨干社员培训班等2—3期。并认真组织和做好�澳甑募�体提案、政协大会发言、委员个人提案等。社市委于2011年提出并实施了“3621”参政议政计划,我们坚持每年向双月座谈会提交3项专题调研报告,市委会向市政协提出6件集体提案,我们九三界别向政协提出20项提案,向九三中央、社省委和中共市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00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社市委副主委陈沛华反映的“同心扶持为发展,服务小微见成效”信息得到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的批示,社主委、省政协委员王贵成于2010年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我省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建议》提案得到了副省长何权的批示等。我们的参政议政工作得到了中共镇江市委、市委统战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我们的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也多次获得省市政协的表彰和奖励。社市委多次荣获社省委参政议政先进集体;陈沛华于2013年荣获社中央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张作义、赵俊华等荣获社省委参政议政和宣传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等。
    5、坚持服务社会是我们九三镇江市委的不懈追求
    服务镇江、发展镇江、奉献镇江,是我们九三成员的执着追求。首先,我们以2个“百名专家进乡村活动”专家工作站为载体,先后邀请了社内外专家教授300余人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现场指导、等社会服务活动。其次,我们积极响应中共镇江市委统战部倾力打造统一战线“同心”品牌号召,多次为袁相特困家庭送上慰问金及药品,捐献1.2万元为袁相村委会活动室购置了台球桌、彩电、棋牌桌等设备,发动基层组织和广大社员参与“每人捐献十株苗,同心共圆致富梦”活动,共募捐14.455万元,基层组织参与率达100%。第三,社市委及各基层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特色社会服务活动,先后开展了“医疗服务进乡村”、“关爱民生健康、义诊服务进社区”、“关注公益救济,走进敬老院”、“关爱空巢老人、关心流动留守儿童、援助单亲贫困母亲行动”等活动。第四,倡导立足岗位双尽职,建功立业作贡献。近年来,我市社员主持或参加国家973、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余项,荣获国家、省部科技进步奖45人次;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被EI、SCI、ISTP收录280余篇,出版专著30余部,发明专利50余项;受省部级以上表彰的社员达95人次,获市级各类奖的社员达200多人次。我社市委会、江苏大学委员会、丹阳委员会先后获社省委服务社会先进集体,贺丽娟、吴金书等荣获社省委社会服务先进个人等。

    回顾九三学社镇江市委员会走过的三十年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中共镇江市委和九三学社江苏省委领导的关心,离不开中共镇江市委统战部、辖市区统战部及社员所在单位党委领导的支持,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对我社建设和发展的厚爱,更离不开全体九三学社社员的团结拼搏和无私奉献。为此,我们再一次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爱护和指导,感谢各位社员的支持、努力和帮助!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和期待。我们九三学社镇江市委会将在社省委和中共镇江市委的领导下,在中共镇江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团结带领全市社员继续弘扬我社“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紧紧围绕中共镇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中心,发挥我社智力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立足岗位履职,无私奉献社会,为加快镇江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谱写伟大中国梦的镇江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