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系统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的感想
(九三学社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支社)
一、支社组成简介
我支社现有社员32人,其中离退和在职各占一半,以男性为主,占95%。现在在职的11位社员中,9位男社员,2位女社员。
社员科技素质较高,在职社员基本都具博士学位,都在国外学习和工作过,基本都是科研学术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骨干。
二、新形势下支社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第一、社员科研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
我国近几年对科研的投入很大,我所科研项目数量、经费得到很大改善,但工作压力也明显增大。社员集中在科研工作岗位,一人参与多个科研项目的现象比比皆是,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频繁的野外调查采样、参加学术会议、加班加点工作的现象很普遍,这种情况极大地制约了社员参与组织活动。我们支社社员一般参与4-7项科研任务,每天工作至少12小时以上,每年在外的时间累计长达5-6个月。在我们组织的支社组织活动中,在职社员只能1/3参加,或是出国或出差,或是被其它事物缠身。
第二、社员眼界高,见识广
我社社员基本都曾在西方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学习和工作过较长时间。由于经常接触西方社会和学者,对西方的政治体制以及党派关系都会有一定的了解,一般单纯性、机械性的学习活动较难激发大家的兴趣,大家都认为九三学社在参政议政上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每次都会提出一系列的改进建议。
第三、新社员后备资源匮缺
在职人员多是“名花有主”,而来所的新人基本全是共产党员,我所每年招收约100多名研究生,98%以上都是在高校就已加入了党组织,余下的也是积极准备入党的。总体上看,我们发展后备社员的潜力微乎其微。
三、采取的对策
第一,积极依靠所党委
我所党委都一直支持关心系统内九三学社的发展,如我们单位领导每年都会与来自所内九三学社、农工党、致公党和民盟同事进行两次专门民主的对话交流,倾听民主党派同事的声音,解决民主党派提出的遇到问题,为民主党派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创造各类有利的条件,如活动经费、活动场地、新社员发展、社员的提拔任用等。实际上,我所最近的连续3位所长来自民主党派(张桃林先生来自九三、周健民先生来自农工、沈仁芳先生来自致公)。
第二,见缝插针开展组织活动
我所离退社员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只要健康状况允许,基本没有缺席的。因此针对在职社员工作繁忙的问题,只能采取见缝插针的方法安排组织活动,争取能够让更多的社员参与组织活动,保持和增加社员的集体组织感。我们支社一般是利用野外工作少的雨季以及各类节假日等,大家牺牲休息时间参与组织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我们支社的社员一般都带笔记本电脑出差或出国,能够随时随地上网,遇到组织活动,我们就通过网络及时与外出的社员联系,或将上级安排的活动信息传达给他们,或征询他们对组织活动的反馈意见,这样我们每次的组织活动也基本能够做到了“大多数”的参与。
第三,发展新社员内部充分挖潜,外部传播火种
虽然我所发展在职新社员潜力甚小,但我们还是大海捞针,千方百计发展重头人物。前年我们发展了孙波研究员,他现在是我们支社的主委,是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站长,赵其国院士的弟子,张桃林先生的师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土壤学界年轻学术带头人之一,现在我们支社在他的领导下,工作开展得很好。去年发展的段增强研究员,是国家土壤质量标准委员会负责人,也是中国科学院和我所设施农业和清洁农业领域的领军人物,社会活动能力很强。
另外,我所每年都会有一些其他单位来培训或进修的人员,其中一些人我所社员印象很好,我们就积极考虑发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现在基本每年都能够发展1-2位新社员,起到了类似“传播火种”的作用。
第四、依靠专业优势、参政议政工作成绩
作为科研单位,我们依托专业优势,积极参政议政。应该说,我所社员报效祖国的觉悟还是很高的。在本职工作方面,张桃林、李忠佩、孙波、张斌等人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3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董元华获2006年江苏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007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我所最近几年连续被评为先进基层组织、提案工作先进集体、信息工作先进基层。这里我举几个典型例子。
1.积极参与社中央招标课题的投标,高质量完成任务
2003年4月中旬,我们支社董元华研究员提出了“我国土壤污染面临的形势及对策建议”课题,最后在29个省级组织的102份标书中,确定了12项中标课题,而我们支社的课题是其中之一。课题中标后,在社省委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经过3个多月的大量调研与总结,历经9次修改,最后定稿提交,完成了2004年全国政协大会发言稿“保护耕地,治理污染”与“关于我国土壤污染形势及防治对策的建议案”提案报告。该调研项目的报告受到社中央和省委及专家组的好评。有关提案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部门的重视。
2008年11月,孙波研究员提出了“大力发展区域农业适应性体系,全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的课题,大家都知道,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利弊并存,但以负面影响为主,按目前趋势看,我国未来50年气温将升高2~3℃,预计到21世纪后半期,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20年后将导致粮食缺口,这将影响到我国粮食保持95%自给率的政策。我们提出的建议包括:1)根据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大力发展区域农业的适应性体系;2)推广低成本的农业生产适应性技术;3)开展气候变化下的农业生产的适应性研究;4)建立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评估体系;5)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的适应意识;6)制定适应行动的相应政策。
2.针对江苏省实际,向社省委提交高质量的提案与建议
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2005年1月,我支社董元华向社省委提交了“关于开展江苏省土壤污染高风险区调查识别与修复技术开发的建议”提案,作为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78号提案,受到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省国土资源厅将其列为分管厅长亲自督办的重点提案。
2006年12月我支社董元华、汤志云向社省委提交了“关于开展江苏省非金属矿藏资源详查与高效开发利用的建议案”,作为2007年省政协会议提案,受到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积极参加科技服务基层的活动
2005年,经过镇江市委牵线搭桥,我支社与丹阳支社结成友好支社,联合组织有关活动,围绕农业与农村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考察、交流与学术研讨。11月在镇江市委领导和支持下,结合“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土壤所支社10余多位社员与丹阳支社10多位社员一起考察了江南食用菌有限公司、花王园艺有限公司、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木业加工生产基地、以及新桥镇城镇规划与建设、秸秆汽化示范工程等,并就丹阳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座谈,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2009年3月,我们支社10余位社员,在社省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九三泰州市委的支持与带领下,到泰州市海陵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了“百名专家进乡村”活动,与农技、管理人员积极交流。董元华研究员介绍了绿色施肥技术,段增强研究员介绍了清洁农业生产的情况,张斌研究员,农业资源利用专家则提出了农业标准化问题。此项行动,不仅是发挥九三在科技界的技术优势,搭建三农服务平台的行动,也是专家向基层的技术人员学习的一次大好机会,同时也树立起了江苏的“九三品牌”。
4.积极参与科技调研与咨询,为党政重大经济决策和科技决策提供参考
2003年6月,在苏中国科学院院士咨询委员会在省委支持下,受南京市委、市政府委托,组织19位院士、30多位专家组成咨询调研组,开展了“南京市沿江开发若干问题咨询调研”活动。本支社主委董元华同志一直积极参加咨询调研活动,其撰写的“南京市沿江开发中面临的土壤环境质量问题及对策建议”被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纳入内参,省委书记、省长做了批示,并得到了市委书记罗志军和市长蒋宏坤的高度评价。
2004年董元华同志还积极介入国家发改委委托咨询项目“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提供参考意见。此外,2004年还积极介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咨询工作,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尤其在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咨询意见。起草的“关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农业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报告》的初步意见”以及“关于重视我国区域农业科技战略研究的建议——国家中长期农业科技问题研究报告的咨询意见”和“关于全国耕地质量普查、保护与建设的建议——国家中长期农业科技问题研究报告的咨询意见”等报告被中国科学院学部采纳。
2004年11月初,董元华主委就南京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问题及对策建议写了报告,“南京部分地区土壤污染情况及对策建议”报告被省政府呈送国务院办公厅。此外,董元华主委起草的“关于加强江苏省凹土棒石黏土高效开发利用的建议”和“关于加强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建议”2007年被江苏省科协采纳,其中“关于加强江苏省凹土棒石黏土高效开发利用的建议”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张连珍副书记、张桃林副省长先后批示,省科技厅、淮安市委与市政府、盱眙县委与县政府多次专门开会督办。
5.发挥政协委员作用,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建言献策
李忠佩同志作为南京市玄武区政协第八和第九届委员会委员,积极参加玄武区政协组织的各项活动,建言献策,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2003年关于“加强城郊结合部农业与环境的协调管理”的提案,被区政府领导认为“内容具有超前性,涉及面广且长远,应当引起农业和环保部门的重视”。区农业管理部门则根据具体情况开展了相应的工作。此外,李忠佩同志自2002年起受聘担任玄武区环境保护局行风监督员,对行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有效监督作用。
6.及时收集社情民意,积极报送参政议政信息
有计划地组织社员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向省委调研处报送有关信息。分别报送了“科研项目经费跟踪审查信息系统的建议”、“关于制订国家拨款制度法的建议”, “进一步治理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刻不容缓”、“建议尽快提高新闻记者的科技素质”、“建议在南京中小学生中开展南京市情教育活动”、“加大玄武湖环湖路的管理力度,真正做到机动车禁行”、“关于制定科研成果评审法建议”、“关于青少年对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爱国主义的认识问题”、“关于媒体宣传中忽视对少年儿童尊重的问题”、“关于对垃圾运转车压缩垃圾产生污水污染问题的建议”、“关于科技期刊杂志页码增减由各编辑部自行掌握的建议”,其中关于制订“国家拨款制度法”的建议被中央采纳。
四、工作体会
1)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2)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发挥专业优势和长期工作积累,围绕党、国家、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介入不同层次的参政议政;
3)要有团结和谐的支委班子,并调动全体社员的积极性,从小做起。
本届支委会在全体社员的支持和参与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但是我们想只要积极依靠上级的领导,依靠所党委,加上全体社员的齐心协力,相信我国科研系统中九三学社基层组织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做到进一步良性的发展。
2009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