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期民主党派骨干培训班学习心得(王菊)
2011年10月10日至11月8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江苏省委统战部和省社会主义学院共同举办的第15期民主党派骨干培训班。此次培训是我加入九三学社后第一次参加的系统理论知识培训,19场专题讲座场场精彩,2次学员讲坛各有特色,赴苏州现场教学让我们感受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南京总统府及苏宁集团总部的参观又让大家体会到历史与现代感在南京这个六朝古都的交汇融合,拓展训练、乒乓球比赛等丰富了业余生活,也加深了来自七个民主党派40名同学间的深厚友谊。为期近一个月的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场文化盛宴、饕餮大餐,收获颇丰,感触也颇深。
首先,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培训师资和课程
培训班的开学典礼即让我们感受到统战部领导高度重视这次培训工作,罗一民部长、赵龙副部长等领导的重要讲话,热情洋溢,振奋人心。培训班从师资的配备到课程的安排,都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统战部和省社会主义学院领导在开班前作出的精心准备。培训课程从统一战线到和谐社会构建,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军事格局到江苏的“十二五”规划和现代化要求,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到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从文化建设到学习型党派干部,由宏观到微观,由理论到实务,由开放的信息到多元化的视角,让我耳目一新,颇受启发。授课老师大都来自各学科的专家、学者、教授,他们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知识,赋予丰富的语言驾驭能力,让严肃的理论研讨以轻松直接的教学方式,全面深刻地注入我们的思想理念之中,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他们的民主思想、创新思维和忧患意识。
其次,思想素质进一步提高,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一是坚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政治制度的信念。通过学习,我深刻领会到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经济状况、民族文化传统和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利于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党派合作史上,经历了多党议会制度、一党专制制度,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才是中国必然的选择。
二是明确了民主党派的正确定位。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三是进一步充实了统一战线领域知识。在加入九三学社前,我自学了一些有关九三的发展、我国的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知识;成为民主党派一员后,接触到一些我国政治制度实践以及统一战线相关的知识。但是,这些相关知识不够系统、不够深入,此次培训很好地弥补我在这些方面的知识欠缺。通过学习,我正确认识到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目的与手段、全局与重点以及统一战线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四是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当前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作为一个民主党派的青年骨干,要想充分发挥作用,最要紧的是加强学习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在思想上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做科学发展观的支持者;在工作中紧密团结在单位党组织周围,珍惜岗位,努力工作;在生活中,多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努力提高自己参政议政能力。要树立良好的民主党派形象,继续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的坚定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立足本职工作,发扬九三优良传统,为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树立了终身学习的信念
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理当秉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信念,而要想在工作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民主党派成员应有的作用,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增强本领,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参政党意识、加强修养、坚定信念的基本途径,是一种政治责任、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特别是要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积极投身于参政议政实践,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三人行,必有我师。此次培训班40位学员都是来自省内各系统、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一个月的朝夕相处,我们除了交流学习心得,还交流平时的本职工作、党派工作经验,从他们身上我能学到很多知识与经验。深深感谢此次培训班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超越年龄、超越地域、超越行业的沟通交流平台,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