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怀虎丘
对虎丘,我是终怀歉疚的。心许已久,却总是和它擦肩,它若知,是定会生了愠怒的。
虎丘给我的记忆与憧憬,始于儿时那小小的火柴盒。粗糙的盒面上那枚淡淡的、模糊的红色塔印,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思。它像一枚古莲的种子,从此播落在了我的心田。它让我知道在我儿时的地平线外,有一座城叫“苏州”,有一座塔叫“虎丘塔”(云岩寺塔是后来才知晓的),那是个美丽繁华的地方。于是,我约定今生要去看它。
然岁月的奔忙,让我时常淡忘了这份儿时的执著。苏州城已去了无数次,但最终都没能了却这心愿。我开始一次次地为自己的失约寻找借口。后来,经常由苏虞张入苏州城,必经它脚下,竟也没有为它作过停留。有一次,甚至都临了它门前,却最终没能走近。于是,每每经过,竟不敢与它对视,怕它耻笑我的轻浮与失信,我承受不起它这份千年的等待啊,我明白!
许是我还携着这一身的俗气,所以冥冥中无法走近它吧!不知何故,我总觉这古塔是为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冲澹闲远之人而坚持着的,否则它怎会如此落寞千年却从未神采飞扬一日?它定是在等待懂它的人来!我会是么?我惴惴地想。尽管这二十多年来我是时时在意着它的,尽管我一直怕它不待我来却会蹈了雷峰塔的命运的。
前日午后,冬日正浓,我驱车往苏城而去,不知怎的,这塔影竟顽固地飘印在我车窗前,挥之不去,不曾离了我眼帘。我心怦然,莫非今日我该去看它了?莫非缘分也需有伴么?为一缘遂一缘,似合我意。想定,我奔它而去。我这古旧的心愿啊,该迎来春天了。
停车,驻足于“吴中第一名山”的牌楼前,我敛了我的心情,我怕我的急切的脚步惊扰了塔的午梦。我对自己心仪的处所,是向来拒绝游人如织、人声鼎沸的,好在今日的虎丘也并未让我失望,三三两两的游人,无风有日,在这冬日午后,登临揽胜,该是惬意的吧。心中窃喜于我未曾受了那袁公安“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之惑,便避了那“游人往来,纷错如织”的不快。我,得以静享我的虎丘了。
入了虎丘,遂往虎丘塔处行。拾阶而上,甬道旁,夹峙着古碑数通,碑文或飘逸或遒劲,不知是字因山秀,还是山因字古,总之两相得宜,平添了这山丘一份雅致与书卷气。路两旁古木崔嵬,黛色参天,稀疏的槭叶,给这墨色小山点染了些许的赭红,使这仅数十丈高的山丘竟也具了层次之感。沿路缓行,亭台轩阁,寺庙塔坟,泉池水井,古木顽石等景点交错其间,让我越发觉得这小山似那被唐解元、祝疯子置于案头的一方山水盆景,千百年来受尽了这些放荡不羁的才子们的宠爱。
渐临高台,在这“岁华尽摇落”的冬日午后,又值晴阳姣好,临高台远眺,一望之际,略无烟霭层岚,山明翠微,平畴生烟。然眼界仍尽为参天之古木、绿树所挡,只有一角尚可望出数里远近,而所见
处高楼林立,令人不免心生忧虑,忧这小小的土丘能否挡得这现代文明的蚕食。忧着何时重能于此望尽吴中大地?心间默念着“吴中”,终于懂得为何大凡登高总令人易发思古之幽情,想来此刻我亦如此呀。此刻,面对这二千五百年厚重的历史,触目处更令人心绪万千。想脚下这一片江南水土自吴越春秋以来,历经多少汉唐磨难,宋元风雨,明清战祸,直到民国时还因倭寇入侵而一度在血雨腥风中飘摇。江山留与后人愁啊,想这明媚润泽的江南水土,这温婉善良的吴中人民何以能承受起这二千五百年的世事沧桑?岁月如流啊,二千五百年,回首处竟烟雨迷朦,恍如须臾。想天地何极,生命何短,人生又何其多艰,然如此渺渺之身却尚承载着如许多的离情别怨,春恨秋愁啊。
怀古自是要的,忧愁亦是个性使然吧,且不去管它了。我急切于我的塔,身旁的人儿许会窥得我的心思——我心似塔。随小径婉转,塔终于近了。昔日白虎已逝,鱼肠难觅,一切皆化了这一尊古塔静立。岁月的剥蚀让这古塔淡褪了曾经的雕梁画栋,重檐黛瓦,昔日的荣耀与华贵已无从觅取,而今只存塔心伫立。我读着这古塔,竟有些不忍。我不知它为何要如此倔强,斑驳了华衣,倾圮了身子,却仍要如此地以身骨作这千年的坚忍站立。莫非塔也有其生命有其个性么?它要等待什么?它要证明什么?我与它默默对视,希望能从它的每一道砖缝、每一处斑驳中读得它的诉说。它会会心于我的努力吗?它会为来读它的你我赠上心动么?它会怜爱我们彼此的相似么?塔有心,人有质!古塔,你不该寂寞的,为这懂你的人,请再站立千年吧。
沿塔西侧而下,林木幽深,小径隐约。竹林茶圃,小石清泉,让人更生“山色因心远,泉声入耳凉”之感。山前,盈盈的一水迤逦曲折,据说有七里之长,故名“七里山塘”。河流宽约数丈,波平如镜,两岸寒木参差,橘色夕阳,掩映波光,静谧安详。静坐河边,背倚古木,看石桥与古亭映波,斜塔共白云倒影,如此怡人心境。为这湾水,若雇一叶轻舟,邀玉人端坐,持橹轻摇,橹声欹乃中,玉人身姿亦随舟轻摇,那节奏与韵致,会引来多少的眼眸?能于如此明丽的七里山塘中与这玉人闹红一舸,在船公温软的吴侬软语里缓缓地一路摇来,水鸟忽飞,虽有钓叟依旧,樵唱已无之憾,然有这美目顾盼,有这“客行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的情致,此情此景,亦足以醉煞人也!
暮霭生深树,回舻夕阳晚,该和虎丘道别离了。“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该知足了!作此短文,聊作“日暮怀此山,悠然赋斯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