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追寻红色足迹 感悟遵义精神

发布时间:2019-07-2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走进转折之城,重温党的历史,领悟长征精神。这次“红色之旅”是一次自我反思之旅,还是一次激励斗志之旅。我们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以及博物馆等,感受到了当时极为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深受教育,感慨颇深;在思想上、心灵上受到了很大震动,受益匪浅,遵义精神给我很深的触动,很大的启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本次培训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等党史国史资源为依托,以党性教育为主题,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以现场体验为主要形式,使我对长征和遵义会议有了一个全新、全面的了解。每次到这些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当行至遵义会议旧址时,仿佛就站在1935115日,党中央在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上,耳边隐约重复着那铿锵的字字方针。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共产党人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的问题,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得以保存下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苟坝会议的会址现场。苟坝会议其实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它为遵义会议画上了圆满句号,它宣布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中央新三人团,进一步确定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思绪从眼前这些革命先辈的卧室飘散至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使我们再一次接受灵魂的洗礼,仿佛看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领袖们在这样的陋室里挑灯夜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在他们的弹指一挥间,红军三渡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在他们的相视一笑中,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三大主力顺利会师。
究其原因,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最终胜利?就是因为我们党有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才使他们虽身处逆境,也能坚韧不拔,坚持到底,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学习考察期间,我们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和纪念馆。这是一次反思会,更是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会,正是由于遵义会议上我们党进行的深刻反思,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才有了中国革命的转折,也才迎来了走出困境、走向胜利的曙光。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个人发现别人的缺点很容易,看清自己的不足却很难;发现别人思想上的问题很容易,看清自己思想上的毛病却很难。因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学会自省。每天将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放下电影、重播回放,回头看看,仔细想想,哪里没做好,为什么没做好,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把别人的错误当作自己的错误,自查自纠,给自己敲响警钟;把别人的经验当成自己的经验,拿来学习,为自己树立榜样。我们若是能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时常放在脑海,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拨正航向,乘风破浪,那么胜利就在前方。
习总书记常说:“多重温这些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今天我们重走长征路的初衷就是为了再一次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它包括了一心为民,它包括了敢于牺牲,它包括了我们继承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用于指导我们的的学习和工作,让长征精神在我们每一代中国人身上生生不息。我们的革命烈士留在历史之中,却让我们走进未来;我们的革命烈士献出生命,却让我们生生不息。所以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砥砺前进,所以勇敢地朝前走吧,只要有一个坚定的信仰,一个共同的目标,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只有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才能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踏上红色之旅,重温党的历史,缅怀英雄先烈,感悟革命精神,目的是为了激励斗志,鼓舞士气,实现新发展,创造新业绩。
弘扬遵义精神,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作为青年骨干学员,我们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搞浮夸虚报的假政绩,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弘扬遵义精神,要树立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的清廉形象。
我们要把这次培训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传承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事业过程中,大力弘扬优良革命传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最后,愿真理之光永存。(俞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