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之行 一次心灵的洗礼
发布时间:2019-07-2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在建党节即将来临之际,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组织中青班的学员到山东沂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学习。虽然学习时间较短,内容却丰富多彩,既有课堂教学,又有现场教学;既有严肃教学,又有激情教学。短暂的学习,永恒的收益,让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升华了思想,磨练了意志,仿佛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明亮而清澈。
我们在实地考察中寻找着答案,在文献检索中寻找着答案,那就是,伟大的“沂蒙精神”是什么?其根本内核是什么?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沂蒙革命时期创造并留给后代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重温沂蒙精神,坚定正确理想信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同志告诉我们,坚定理想信念要从我们走过的道路去体会和认识。沂蒙地区的革命先烈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之所以能够威武不屈、前赴后继,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信不疑、矢志不渝,就是因为他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实现充满了信心,信念是指引革命事业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重温沂蒙革命历程,就是需要我们努力从党的历史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智慧和开拓前进的力量,在感知历史中坚定理念和信念。沂蒙老区革命胜利的历史,更让我们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百年中国梦;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牢记沂蒙精神,时刻不忘为民服务
沂蒙精神之一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在实地学习中,透过孟良崮战役中沂蒙人民踊跃支前的画面,透过沂蒙红嫂、母亲、大姐、拥军妈妈等一个个活生生的形象,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感受到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密切的党群关系以及军民鱼水深情,体会到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着共产党走的忠贞信念,领悟到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中发挥的伟大作用。因此,今天我们还是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为了群众,给人民以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
我来自于九三学社,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员的政党,在本职工作中,各位社员不忘“九三人”的本色,勤奋学习,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优秀的业绩。近些年来,九三学社一直在探索在新的时期,如何发挥社员整体功能和优势特长,拓宽服务领域,为人民服务的新思路。“百名专家进乡村行动”就是无锡市九三学社积极响应社省委号召,把九三专家智力优势转化为服务社会科普资源的有益尝试,活动以“九三学社专家工作站”为载体,派出专家送咨询、深入基层送科技、发放资料送知识等形式,致力于推进“三农”问题解决,为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得到了农户们的热烈欢迎。同样作为无锡九三基层组织—环保基层委员会,我们把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作为拓宽为人民服务外延的举措,在遇到重大灾害和危难的时候,环保基层委员会总在第一时间内组织社员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无论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还是舟曲泥石流灾害,以及玉树地震,环保基层委员会广大社员都积极捐献,奉献出了自己的热情和爱心。环保基层委员会还与无锡贫困学生占多数的学校——夹城里中心小学、蠡湖中心小学、江南实验学校建立了长期的结对共建关系,在夹城里小学设立了“九三环保杯助学基金”,委员会派出专门人员定期到学校和老师、同学开展联谊活动,参加学校的理事会活动和“六一”儿童节庆贺活动,给学校评出的“环保小卫士”和“绿色环保中队”颁发奖状,为夹城里小学的绿色创建和环保教育作出了贡献,几年来,环保基层委员会全体社员自愿捐助的助学费用已经超过三万元,由此树立了九三学社良好的社会形象,践行着民主党派成员为民服务的宗旨。
三是弘扬沂蒙精神,在实践中接受考验
“开拓奋进、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往直前”也是沂蒙精神的所在。回忆历史,我们需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生长在和平、安定的环境里,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要对权力有敬畏之心,权力是群众百姓给予,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血汗换来的。当前,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四个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党正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一切都对党的建设、党的干部的理念信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是环保机遇最多的时期,习总书记视察江苏时要求把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对江苏工作的三项重点要求之一,希望江苏在率先、带头、先行内涵中,将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标杆。当前,也是环保任务最为繁重、困难最多的一个时期,我们面临削减排污总量、改善环境质量、应对环境风险、化解环境纠纷的多重压力和挑战,深处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破解资源环境约束这场攻坚战的最前沿,一言一行都成为社会、媒体、群众关注的焦点,目前,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的优秀队伍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一是简政放权。权力的科学配置和规范运行是预防腐败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环保部门的权力虽然有限,但涉及面比较宽,目前,环保部门也在通过改革的办法,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用制度的刚性减少权力的弹性,如环保部正在推进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改革,以减少层级,能放则放为原则,把该放的权力真正放给基层、放给市场、放给社会,加快实施环评机构与行政主管部门的脱钩和企业化改制,积极推进环境监测、环境监理、清洁生产审核的社会化改革,危废转移审批制度改革,即建立动态申报和电子联单制度,把主要精力放到过程监控、处置监管上来,杜绝对企业市场行为的行政干预,最大限度遏制危废监管的腐败问题。二是制衡分权,进一步完善环评审批、环保竣工验收、专项资金分配、设备物资采购、环保创建评比等有权事项的内控程序和管理制度。三是透明用权。就是对环评报告书和批复、重点污染源排污情况、排污费征收、监察执法等信息公开作出明确规定。作为环保人要站得住、站得稳,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要依法办事(项目环评、稽查、监察执法、各项审批等工作,无论是要落实到文书上的,还是要依法、依规、依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都要言出有据)、严格自律(必须用好项目准入、环评审批中的一票否决权,丧失原则的事不办、越轨的行为不干)、要公正公开(要做到政策公开、处罚标准公开、处理结果公开)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总之,就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自觉做到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努力努力重塑环保形象,为美丽无锡作出自己的新贡献。
沂蒙之行,就如精神之旅,解决了我思想中的很多困惑,坚定了我前进的步伐,我将时刻牢记并当好“沂蒙精神”的薪火传人,存之于心,见之于行,始终保持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思想路线,把此次培训的成果积极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为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