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九三学社南师大委员会开展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黄征主委作《敦煌书法研究》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6-10-2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20161019日下午,九三学社南师大委员会主委黄征教授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敬文图书馆西报告厅主讲了《敦煌书法研究》的学术讲座。

  黄征,又名黄徵,自号江浙散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兼任南师大敦煌学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常委与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

  黄征教授主要从事敦煌文献学、语言学、文学和书法的研究,著作《敦煌俗字典》、《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敦煌变文校注》、《陕西神德寺塔出土文献》等曾获国家教育部二等奖、江苏省政府二等奖、中国青年语言学家奖一等奖、王力语言学奖二等奖。黄征教授今年九月初应敦煌研究院院长邀请,为敦煌研究院主讲了一堂公益讲座,获得巨大成功,题目就是《敦煌书法研究》,此次敬文大讲堂在此基础上又有所订补。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第一大重镇,而丝绸之路则是古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这条大动脉就象一条粗劲的红线把龟兹、于阗、楼兰以及我国境外的许多地名牢牢地串在一起。因而敦煌是解开丝绸之路千古之谜的关键。敦煌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的汇聚地,四大文化体系在这里留下了灿烂的篇章和深厚的历史沉淀。敦煌书法就是其中之一。敦煌书法是敦煌艺术中唯一能与壁画抗衡的门类,也是敦煌艺术研究中最薄弱的门类。如果说敦煌有五百余洞窟数千幅壁画,那么敦煌书法作品则是十倍于此。因为仅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北宋以前直至晋代的写本就有约五万卷。还有汉代的简书,时代更早。这些作品都是既有书法艺术性又有文物性的珍宝,不存在那种历代辗转模拓、临摹所造成的字形变肥、变瘦、变方、变圆等失真问题,是勾画一部中国书法史的科学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