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谢晓华教授在黑龙江参与防洪抢险一线工作

发布时间:2013-08-2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黑龙江同江市八岔乡段堤防溃决
溃口左侧
谢晓华教授在现场分析溃口原因
   
    2013年8月23日上午8点30分,黑龙江同江市八岔乡段堤防发生溃决。国家防办、水利部黑龙江防汛抢险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12时到达距离溃口3.5公里的同(江)抚(远)大堤处,向同江市王市长了解溃口发生情况。  据王市长介绍,溃口发生在黑龙江同江市东段堤防的八岔乡16.8公里堤段的中部,位于八岔岛自然保护区中心站附近。该堤段是在原来民堤的基础上取用沙壤土料培厚加高形成的,今年5月黑龙江水位开始上涨以来采用袋装土进行了加高,并在堤顶及上游坡覆盖彩条布保护。经过一夜连续降雨之后,上午8点20分巡查人员发现溃口处集中渗水冒水后即迅速破坏以致堤身溃决,溃口扩展很快。
    12时30分,黑龙江省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黄建盛到达现场,会同工作组组长、水利部建设管理督察专员祖雷鸣、成员王健和谢晓华(系南京水科院九三支社主委)一起登船前往溃口上游查看溃口情况。在船上采用望远镜对溃口进行查看后,黄书记当即在船上组织会商,分析溃口发生原因及可能采取的防护措施,征询工作组的意见。祖雷鸣专员委派谢晓华作为工作组专家发表意见。谢晓华教高根据前面了解的情况及在船上的观察,认为溃口发生的原因是:1、堤防在长时间高水位作用下,堤身软化导致防渗能力降低,渗漏破坏风险增大;2、8月22日晚上连续降雨,堤顶及下游坡受雨水冲刷,堤身表面发生冲蚀破坏;3、堤身基础薄弱层在高水位作用下发生渗透破坏,淘刷扩大后导致堤顶塌陷决口;4、堤身在原有民堤基础上培厚加高,存在接触面渗漏破坏隐患;5、沙壤土料填筑的堤身导致决口发展速度很快,当时决口宽带已接近200米。
    工作组对溃口原因的分析得到了黄书记的高度肯定,新华通讯社黑龙江分社记者对我院谢晓华教授进行了专题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