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德高望重平易近人――深切怀念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顾知微先生

发布时间:2011-03-2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九三学社成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顾知微先生于2011319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
顾知微先生在学生时代就受到“理工救国”和民主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各种爱国运动,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在他一生治学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将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党和国家的事业、与国家的需要和祖国的科学进步紧密相连。顾知微先生曾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他德高望重,却平易近人
顾知微先生的一生始终把国家急需的研究领域放在首位,20世纪50年代,面对国家百业待兴、急需矿产资源的状况,先后到豫西、内蒙古等地,为中国煤田的地质普查和勘探、煤田的全部或部分远景储量等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民经济发展相结合,面对中生代非海相地层和双壳类等基础研究薄弱的领域,他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研究方向,埋头数十年,开创了陆相侏罗系和白垩系多门类化石的综合研究。针对松辽地区石油普查的急需,他亲自带队到野外考察,指出有利于生油的地层和环境,为石油地质勘探和大庆油田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的白垩纪早期“浙闽运动”,用于中国东部含油盆地的发育和与内生金属矿产相关的岩浆活动的分析,对矿产和能源的勘探与开发,对全面认识中国地质发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顾知微先生曾任国际地层委员会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分会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地层委员会侏罗系组组长等职,非常重视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多次出国访问和讲学,为促进中国地质古生物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著作等身,独著或合著专著5种,发表论文等90余篇,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江苏省科学大会奖家,先后多次获得各种地区科学奖。他非常重视人才和后继队伍的培养,为石油、地质、煤炭和高校系统指导和培养了50余名研究生和专业人才,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顾知微先生既治学严谨,又视野宽广,他认为“科学研究贵在有所创新突破,”但绝非“标新立异”。他提出地球科学具有强烈的区域性特点,不仅要借鉴国际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研究成果,还必须与中国本土地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工作才具活力,能够有新的建树。
多年来,顾知微先生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非常关注九三学社的建设。他不但身体力行,积极参加学社的各种活动,而且不断提醒年轻人,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更要高度保持爱国主义的情操,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提倡年轻的社员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积极参政议政。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的领导一直非常重视顾知微先生对九三学社发展的建议,及时倾听和了解顾先生的看法,逢年过节前去探望和慰问,将省社的关心送到家中。顾知微先生生病期间,省委会的领导非常关心,多次前往探望。顾知微先生病逝后,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和许仲梓主委分别送了花圈,社省委秘书长王献民,副秘书长、组织处处长冯蜀陉专程参加了遗体告别会,对顾知微先生的家属表示了亲切的慰问。
顾知微先生的逝世,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地层古生物学界的重大损失,更是九三人不可弥补的损失。他高尚的情操和道德风范、他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他的德高望重和平易近人,都是留给九三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追思顾知微先生的学术成就、爱国情操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时,惟有继续弘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求实创新,才是对顾知微先生最好的悼念。
顾知微先生风范永存,功绩永存!
 
                                                 九三学社南京地质古生研究所支社 陈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