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之行
五月底的苏州,阳光格外明媚。苏州九三综合支社一行一大早就来到了张家港南丰镇永联村。永联村地处张家港市东北角,是上世纪70年代初由一片芦苇滩地围垦成村的。30多年间这个长江之滨的小村庄,从当初人口不过300多,人均收入不足70元发展成如今的苏州首富村。至2010年全村在籍村民一万多人,人均收入超过两万元。从钢花四溅的现代钢厂到设施一流的农业基地,从江南水乡风格的永联小镇到建筑面积3600多平米的村档案馆,从可以播放水幕电影的文化广场到拥有升降舞台的乡村戏楼,步履所及兼具农村田园风光和城市时尚气息的永联大地处处令人耳目一新。现在它有耕地5870亩,村民小组77个,村民30000人。作为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党支部书记吴栋材带领大家挖塘养鱼,开荒种粮,办家具厂,枕套厂为未来发展挣得第一桶金。在村企改制之际为村民保留了25%的股份,从而使村里在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了牢固的机制保障和稳定的资金来源。翻天复地的巨大变化得益于义无反顾的改革开放,得益于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得益于坚持不懈的文化建设。永联的变化是苏南地区无数村镇的缩影,颇具代表意义。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国的13亿人口,8亿在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建成什么摸样? 建设资金从哪里筹集?土地流转后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村民集中居住后社区如何管理?素质如何提高?永联村经验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只要是永联村民,每户象征性的拿出500元就可以得到两室一厅或三室两厅的高层楼住房,而对子女不在身边的孤寡老人,每天上下午各有一次,志愿者来按门铃,问候他们,而平时又不舒服也可以按铃呼救。村里的戏楼,每天都有两三小时的免费大戏,附近的居民也会专程乘了公交来看戏。演出的文艺团体有来自北京上海,也有韩国和欧洲。这些福利是我们城里的苏州人难以想象的,真是太羡慕他们了!
循着无工不富的思路吴栋材带领村民办了轧钢厂,第二年就铲除了6000多吨建筑钢材,年利润达到1024元,还请了往年的债务,一举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行列。1993年又以轧钢为核心组建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冶金行业重要的建筑钢材生产基地。如今永钢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钢和500万吨型材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总资产近145亿元,销售收入超285亿元,利税达16亿元。正是着眼于团结全体村民,共谋长远发展的目标,吴栋材主动提出他个人让出12.5%的股权并力主为村集体在企业中保留25%的股权。正是这25%的股权如今每天可为村集体增加2亿多资产,由此源源不断地获得强大的财力支援。吴栋材认为:企业是村民共同创造的财富,也应该成为共同致富的载体。让村民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体现在:老村民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补助,其他村民150元补助,有特殊贡献的村民每人每月2400元补助。村民达标后每人每年1000元家庭文明奖。义务教育阶段的永联学生每人每年500元助学金,上高中和上大学的每人每年有2000元教育补贴。哎,真是想不到啊,城里人也没有这种待遇啊。
更无法相信的是他们的现代化粮食生产基地,农民种地哪有不被太阳晒的?可是他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灌溉,机械化作业,眼下是个人就管理着2000亩庄稼。坐在办公室看着大屏幕就能了解大田的情况,哪里该浇水哪里该除草,一目了然,太神奇了!而且大棚盖到哪里蒸汽就通到哪里,大棚使用的蒸汽全部来自钢厂冶炼产生的余热,这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又一个亮点。还要值得一说的是永联苗木公司,使全村4700亩可耕地集中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对外承接绿化工程,出售绿化树木,每年可获上千万元的利润,村民每亩土地可以获得1200元的流转费,而且百余名农民就地转化为苗木公司工人,扩大了就业渠道,苗木基地本身也称为永钢集团的绿色防护村和村庄的绿肺。
今天的永联:小河围着高炉,稻田围着工厂,车辆在公路疾驰,小鸟在枝头鸣唱,现代民居与田园风光相映城区,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中午,茹逸樵教授请我们在张家港老年公寓用餐,这里清洁舒适,一点不亚于市里的酒店。菜肴新鲜,口味清淡,味道鲜美,茹教授说,这是出自老年公寓特聘的二级厨师之手。有一种鱼,特别的鲜,一上桌,就被吃光了,工作人员说,这是江鲜,叫白刺鱼,也是当地的特产。我想起路上的广告:吃江鲜,到永联,就问江鲜的事,工作人员告诉我,长江刀鱼是江鲜之最了,今年不到的三两刀鱼拍卖得到四万元,都捐给慈善公益了。
下午我们参观了张家港老年公寓。一到公寓门口就被它气派的大楼,优美的环境吸引住了,简直不亚于苏州园林。大屏幕上热情洋溢的迎宾话语,体现了张家港支社的热情好客。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知道它是2010年张家港市投资1。95亿元建造的,现有650张床位,占地3.5万平方米。当我们拿到老年公寓的宣传手册才发现,茹逸樵教授夫妇,就是他们的形象大使,他们也是最早的入住客人,我们所到之处人们友好地,细心地接待我们,他们都称赞茹教授夫妇是热心人,总是为大家办好事。老年公寓划分了四个区:行政办公区,医护康复区,自立自助区和休闲活动区。我们先去参观了茹教授夫妇的住房,那是两件朝南的套间,非常宽敞明亮,外间用来接待客人,还有书桌电脑等办公用品。厨房里可以洗炒烹炸,随时可以自己做些自己爱吃的小菜。卫生间布局很合理,还有一个智能的马桶,很时尚便捷。套间里面的一间就是他们的住房,和酒店的标准间没有什么两样。两张大床上分别挂着夫妇俩的结婚照和金婚照诉说着几十年来相濡以沫,牵手共度的温馨。房间内中央空调,冰箱,电话,床头呼叫铃,处处都有设计者的贴心考虑,况且,住在这里不用买菜做饭,就能吃到可口打饭菜,不用洗衣清扫就有窗明几净的环境,有什么设备坏了,也不必操心去找谁修理,多么舒心的日子啊。这样的房间,一年只要4.2万元。相比苏州市内的银色家园,大阳山老年公寓等都是便宜的让人不敢相信。原来这是张家港市的惠民工程,每个月政府都要补贴很多,绝不在盈利上动脑筋。说到用餐,茹教授说,可以去餐厅,也可以自己动手做,还可以向我们中午那样在餐厅包桌。这样子女来探望父母就不必到外面去吃饭,逢年过节也可以与儿孙们一起聚餐。
在通向休闲娱乐区的楼层中都设有服务台,专业的工作人员随时都在准备为您服务。沿途走廊上都有扶手,给老年人借力。楼层中随处可见为探亲来的亲属设置的座椅,清洁而舒适。休闲区有健身房,舞蹈室,电脑房,棋牌室。和别的老年公寓不同的是,这些不同类别的休闲娱乐活动都是隔开的,不会互相影响,而且每个室都很专业。例如:舞蹈室有足够的大,两面有镜子,还在装把杆,关上门,音乐声不会吵到外面活动的人。健身房配备有各式各样的先进健身设备,有针对颈椎,腰椎,大腿,小腿,不同部位的运动,跑步机上有电子屏显示你目前的心率,跑步的速度等。棋牌室关起们来也不会影响到外面,安静的分区活动也是一种文明。在这样的环境里呆久了,就不好意思大呼小叫地不顾及他人,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人的素质。再回到楼上,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区域,有三五张床在一个大房间,病人完全不会自理,吃饭洗漱,去卫生间,去做检查,每一件事都要有人帮助。这些人享受专业人员24小时的护工服务,翻身,擦洗,理发,剪指甲工作人员忙个不停。我正在发愁,他们去医院看病可太困难了,就走到了医护康复区。啊,原来医院就在身边!这样就不必打电话叫救护车,而且随时抢救,用药,挂水,检查,拍片,针灸,理疗,都就地解决了。这样,就实现了医 护 养 康复全方位的服务,尽显人性化的关怀。
如此理想的老年归宿谁不想来呢?可是目前排队待进的还有一千人,而正在建设的新楼竣工后也只能接受一千人,所以,目前只有张家港市户口才有资格排队。不过,有一个鲜活的样板在这里,相信若干年后,苏州也会有这样的老年公寓。
后来我们又去游览了暨阳湖,才恋恋不舍地回去。此次活动全靠市九三和张家港九三的茹逸樵教授热心安排,综合支社全体老同志才能成行,如此开心,大开眼界,我们要表示深深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