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省两会|有请代表委员:文旅火“出圈” 消费燃热潮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省两会特别报道《有请代表委员》,每天邀请两位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走进演播室,共同围绕两会热点话题,倾听民生诉求,畅聊建议、共谋发展。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两位嘉宾分别是省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社员、南京博物院副院长张金萍,省政协委员、扬州瘦西湖旅游度假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陈万庆。本期《有请代表委员》关注的两会热点话题是“文旅消费”。
记者注意到,最近文旅确实火出圈,到哪儿都是“人从众”,而且现在网络上各地“喊麦”“花式揽客”卷出新高度。江苏文旅前两天也有一条短视频刷爆网络。
当下,全国旅游市场全面复苏,“城市IP”的打造风起云涌,旅游市场迎来久违的“烟火气”,两位代表委员首先分享了各自感受。
【2023年南京博物院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
张金萍代表说,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博物馆已经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南京博物院2023年全年实现了315天安全开放,接待观众人数首次突破500万,创历史新高。
【2023年扬州文旅消费数据亮眼】
陈万庆委员说,2023年,扬州文旅消费取得了近些年来最好的一张成绩单,增幅全江苏排第一位,餐饮收入增长超160%,住宿收入增长150%。瘦西湖去年一年就接待了700多万人次的游客。
【2023年江苏文旅消费总额全国第一】
说到江苏文旅的火,还可以通过一张成绩单来直观感受一下。
2023年,江苏共接待境内外游客9.419亿人次,文旅消费总额达5366.36亿元,居全国第一。从这张成绩单里,看到的不仅仅是游客数量的增长,更是消费市场潜力的强力释放。
省两会开始前, “江苏新闻”微信公众号、微博开启了“奋进现代化共赴新征程”@代表委员你问我答有奖征集活动,围绕“文旅”这一话题,很多网友也纷纷“喊话”,留下自己的真诚建议、美好期待。网友“小小葵”说,我是从东北来江苏旅游的,感觉江苏的博物馆、园林都非常有特色!能不能把配套服务再优化一些?
通过网友的留言发现,其实这里面还是会有很多的痛点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打响“水韵江苏”文旅品牌。新一年,大江南北都在发力,江苏如何继续保持C位?
【探索“文博+” 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火起来】
张金萍分享了南博经验,第一以科研为支撑,打造原创性的精品展览。第二个特点,通过文博+科技、文博+教育、文博+文创,多措并举,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火起来,比如说文博+文创,,结合《玉润中华》主题展览,开发很多配套性的文创产品。这次开发的“清乾隆小粉炉”冰箱贴,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爆款,就这一个冰箱贴已经卖了14万件,而且还供不应求,所以文创产品也极大地拓展了南博的服务空间。
让“热度”生生不息,而不是昙花一现,南博的经验值得更多的文博场馆、旅游景点借鉴。在网友们看来,扬州是一座文旅资源“家底”厚实的网红城市,“网红城市”是如何留下这些“流量”的?
【提升软硬件 让游客“留下来”】
陈万庆委员分享,这几年扬州的旅游在持续升温,尤其是这几年持续用年轻人的思维,用度假人的思维来思考扬州的旅游,而不是过去传统的门票思维、景观思维。扬州更多是在思考,怎么样提升人的满意度,包括酒店怎么升级,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品牌能力提升,客人的满意度能够提升。
【挖掘城市特色价值 提升旅游吸引力】
那么,如何能让江苏更多的城市火起来、火出圈?
张金萍代表认为,大有大的资源,小有小的特色,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城市都要坚守自己的特色,深入挖掘自己城市的特点和价值,苦练内功,做最好的自己,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进行宣传、推广,进行文旅融合等等。
【让旅游成为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
如何进一步打造全域旅游?
陈万庆委员认为,现在人的出行方式变了,目的性变了,更多是沉浸式体验式获得感满意度。当下很多时候是制造热点,但是更多还是要静下来,产品为王,用更多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文化元素、新的表达来为整个旅游加分加持。过去我们讲,在扬州可能一天到两天旅游就够了,现在到扬州可以沉浸式度假,也能够穿老巷、看老城,一两天也看不完。真正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沉浸式的旅游,让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人从中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文旅繁花竞绽放,且以诗意共远方。我们期待着能有更多沉浸式、互动式的文旅融合新业态,给游客带去更多的旅游新体验,也为经济持续升温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朱晓莹 龚俊杰 编辑/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