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全国两会|百姓“饭碗”怎样越端越稳?这位委员下功夫做了这些事​

发布时间:2022-03-0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履职以来,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连云港市农科院院长徐大勇时刻关注种业发展问题,持续为农业发展建言献策。今年上会,他认真准备、精心调研,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让中国人的饭碗越端越稳”的新提案。

科研千万条,调研第一条

2月21日下午,徐大勇正在连云港市农科院实验室内,悉心指导着青年研究员做好育种实验,同时也倾听着大家对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连云港是农业大市,作为一名农业科技人员,徐大勇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推动种子产业发展,每年他有一大半时间都泡在水稻田和实验室里。



徐大勇在调研走访中发现,我国每年推广应用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约有5000个,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培育的就占到了70%以上,为我国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单产的不断提高、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较大贡献,但部分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发展还需要得到更多重视。



徐大勇建议,加强上下级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大型科研机构与地方农科院所形成良性互动、分工协作、各有侧重,来带动地方农业科研的发展。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资金利用率,也能够使一些科研理论尽快转化为实践,推出一些应用型成果。


种业要振兴,人才培养占C位

种业安全是粮食丰产的基础,也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种业要振兴,最紧缺的资源是人才,徐大勇在日常工作中也十分关注育种人才的培养。



徐大勇在调研中发现,育种工作中,有的品种由于周期长、见效慢,部分科研人员不太愿意从事这项育种工作。他建议有关部门应该设立长期规划,在立项时要有针对性的考虑,能够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尽快解决育种的“卡脖子”问题。



守护粮食安全,从一粒种子开始

全国两会开幕后,“种业振兴”“粮食安全”成为了高频热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政协联组会时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这让徐大勇倍感振奋,他希望能够在这次全国两会上和有关领域代表委员深入探讨“种业振兴”话题,来更好地推动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为粮食安全筑牢种业基石。



“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业生产、粮食安全性的高度重视。听了总书记讲话,感觉到我们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责任更大了、担子也更重了。”徐大勇表示,未来他将积极做好调查研究,献箴言、献有用之策,带领大家凝心聚力做好工作,繁育出更适合市场需求、更适合农民需求的新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江苏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