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这些建议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2-03-0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今天,代表委员说了哪些关于教育的事?

有哪些事和您密切相关?

一起看看吧!


张志勇代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培训行业监管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建议,一是将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列入新的职业目录,予以规范和管理。二是尽快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任职资格制度。三是由教育部门会同全国妇联研制出台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专业标准,以确保家庭教育指导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施卫东委员:制定青少年抑郁症筛查专业量表,严格保护隐私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建议,教育部、卫健委等部门应专门制定适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筛查量表,结合学校表现、家庭日常、设备诊断等多种途径判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多次筛查,不搞“一检定性”。此外,教育部门应出台抑郁症筛查学生体检明细规程,制定学生心理健康隐私保护办法及隐私泄露追责机制。


张博委员:完善高校“准聘—长聘”制度设计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博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完善高校“准聘—长聘”制度设计,为落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战略任务提供制度支撑,合理拟定“准聘”转“长聘”比率,加强督导督查。


王欢委员:优化顶层设计,让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王欢建议,优化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加快出台此项工作的实施方案,精准施策,科学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让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施大宁委员:加大财政投入,落实托育服务专项经费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建议,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为托育机构发展赋能。一是落实托育服务专项经费,列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管理。二是继续实施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惠及更多县市,支持建设普惠托育服务项目。三是引导各地通过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托育机构。四是建立各部门协调机制,由教育部门统筹,在基本公共教育体系中加强托育管理,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设置婴幼儿教育专业,统筹安排托育机构与幼儿园发展规划等。


宋纯鹏委员:加大资源、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建议,一是在资源配置上,需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发力,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二是在政策支持上,尤其在人才培养结构、高层次人才聚集等方面,应考虑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精准施策。三是打破“一省一校”规定,充分考虑不同省份在人口总量、高教规模、经济体量等方面的因素,在中西部教育大省、人口大省布局更多的“部省合建”高校。


范迪安委员:加强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建议,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由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主管部门牵头,形成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专门课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充分调动高等美术院校的人文、美术、建筑、设计等学科专业资源,形成学、研、产结合机制,助力各地政府在乡村振兴中充分重视“农村美”的规划建设。


尤立增代表:设立“首都两区”建设产教融合试点,加快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教师尤立增建议,设立“首都两区”建设产教融合试点,项目引导,多层面、全方位培养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发挥骨干企业主体作用,培养“首都两区”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


李莉娟委员:为中小学配备驻校司法社工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李莉娟建议,加强未成年人司法社工队伍建设,促进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相融合,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在中小学配备驻校司法社工。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