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两会|丁文剑:扎根江苏大地,讲好江苏故事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是我省文化强省建设中的着力点。19日晚,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泰州市电影家协会主席丁文剑走进江苏省两会新华报业“今天我主持”演播室,探讨江苏文艺工作者如何更好地扎根江苏大地,讲好江苏故事。
主持人:江苏是文化大省,同时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电影票仓”。请问丁委员,江苏的电影创作目前在全国处于什么位置?
丁文剑:作为一个基层的电影工作者,江苏电影事业越来越好是我的切身感受。目前,江苏电影票房稳居全国第二,院线建设也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乡镇院线建设,成绩十分亮眼。江苏是文化大省,更是文学强省,江苏还设立了创作中心,开办了电影青年编剧培训班,种下去苗子,让他们长成大树,成为我们江苏电影的根本。
我对江苏电影充满信心,我们江苏很美,有历史文化的故事,也有当下的故事,江苏电影人也很多,大家要形成合力,一起为更美的江苏来谱写一些优秀的故事,回馈江苏人民。繁荣江苏电影产业,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会努力。
主持人:国产电影尤其是主旋律电影近年市场口碑大丰收,江苏电影人该如何挖掘本土资源,打造属于江苏的精品?
丁文剑:作为一个电影人,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其实这几年我们江苏也出了一批优秀的电影,包括讲述“时代楷模”王继才感人事迹的《守岛人》,拿到了金鸡奖最佳影片,也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它里面的主演侯勇老师也是江苏籍的演员。其实,这样的红色资源江苏有很多,比如我的老家泰州,出了“杨根思”,也出了“张桃芳”,这些人物都在别的电影中间有呈现。江苏的红色题材是相当丰富的,我们要思考的是怎么把它挖掘好、演绎好。刚刚我们讲到小剧场,剧场跟电影院有一个共同性,就是它让观众置身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面,将视觉、听觉包括思想交给创作者。所以电影人究竟让观众吸收什么非常重要,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这些年我的提案都和电影有关,包括前年提交的关于举办“大运河国际电影节”的提案,以及今年的关于电影院品质提升的提案。希望我们江苏电影越来越好。
主持人:要推动江苏文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在电影人才的培养方面,您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
丁文剑:其实我个人一直认为,电影是拍出来的,一定要实践。好多著名导演都没上过电影学院,但是他同样能拍出很棒的电影。都是从小从剧组里面一步一步的,从场记,到副导演、导演、大导演,是这么成长的。电影是团队的工作,不但需要才华,需要情商、智商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一块在学校里面是没法养成的。上海请过陈凯歌导演做电影学院院长,田壮壮导演做常务副院长,北京电影学院也曾经请过一些很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回电影学院做教授,然后带着学生一起在剧组实践。我觉得这一块,我们的高校要打开思路。另外,我想对年轻人说,如果你要从事电影这一行,你就一定要真的去爱电影,执着地爱。拍电影很难,从筹备、拍摄、制作到后期宣传,有的时候一个周期就几年,你能不能撑住?能不能吃得下这个辛苦?这很关键。另外,我一直坚信一句话叫相由心生,就是创作者心里有什么,他的影像会呈现什么,镜头不会说谎。因此,大家要有人文素养的积累,然后去真诚地表达。
来源:交汇点
监制 黄建伟
策划 任松筠 孔德信
统筹 高伟 唐澄
记者 陈洁
摄影 邵丹
摄像 王悦谋
剪辑 王悦谋
包装 陶蓉
编辑: 樊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