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两会|常态化疫情防控引发新变化,省政协委员聚焦这些民生话题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人们的消费、卫生、出行、教育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2021江苏两会上,这也成为很多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
构建良性发展环境 直播带货亟待法律“搀扶”
受疫情影响,“直播带货”呈井喷式发展,江省政协委员、徐州市政府外事办主任金云女表示,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约定“直播带货”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行为,各执法部门间监管责任边界仍不清晰,消费者受损后的维权难上加难。她建议市场监管、商务、消协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研究,活用现有《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既有条款,也要制定出台专门法规制度,加强电商及社交平台监管,明确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同时也要建立行业协会引导主播学习业务知识增强能力素质,倡导诚实守信从业规范,增强带货公信力和吸引力,共建良性健康发展环境。
建立健康教育补偿机制 引进复合型医务人才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全民健康意识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缺乏。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队长刘云认为,普及科学防疫知识、提升日常健康维护的专业水平迫在眉睫。刘云在调研中发现,江苏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人员比例不高,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虽位列全国领先,但仍有提升空间。
刘云建议加大健康促进教育,建立健康教育补偿机制,以多种灵活的用人机制培养和引进互联网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熟悉医疗、公共卫生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鼓励医务人员参与健康教育工作,在医学会等各类学会中设立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提升健康教育工作者归属感。
行“智慧化” 缩短航空旅客“待机”时间
疫情影响了民航业,市场恢复仍旧缓慢。“我建议加大资源投入整合力度,为构建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江苏省政协委员、东航江苏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侯建军希望出台促进民航业复苏和发展的政策,同时加大对民航基础设施投入,利用好建设周期为民航复苏蓄能。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旅客的智慧化出行也有提升空间。侯建军希望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无接触服务,这方面机场可以与航空企业利用技术手段推出相关服务,确保旅客无缝对接、快速通检,做好防疫消毒、隔离检疫的同时,缩短航空出行旅客在机场等待时间,提升旅客通行效率和航空出行体验。
网课是创新 但也需逐步回归“现实”
教育是千家万户都挂心的事。受疫情影响,网课成为学习的一项救急手段。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袁林旺认为,由于网络课程呈现集约化特点,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千篇一律”的弊端,教师难以像在教室里授课一样做到因材施教。对此,袁林旺建议,应将网络课程当作资源共享库加以利用,让学员自控节奏各取所需。而疫情结束后人们应当回归“现实”,网络课程只是现实课堂的一种补充。
鼓励小餐馆转型追求“小而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江苏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主任沈永明表示,“特殊餐馆”要“特殊管”。兼营餐饮的单位、小餐馆、路边店、餐饮摊贩等“特殊餐馆”,可考虑制定特别管理规定,对季节性强的经营主体可以考虑核发临时许可证。同时,鼓励因疫情影响导致经营情况较差的小餐馆从多品种向单一品种转变,集中现有条件加以改进,将单品种经营规范化,力求精致、精细化。
对近阶段食品,尤其是冷链食品境外输入出现的安全风险,沈永明表示,要让食品来源全流程透明化,通过监管建立食品生产、加工、包装等“全流程追溯体系”,力争从“源头”到“餐桌”都有迹可循。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