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两会|委员王银堂重温防汛抗洪大考
长江告急、太湖告急、淮河告急……2020年的汛期,注定难忘。
过去一年,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我省经历了非比寻常的旱情和历史罕见的全域洪水——入梅前,苏北干旱重于2019年,淮河流域时段来水量位列倒数,沂沭泗诸河基本无来水,长江干流持续偏少,江苏段潮位偏低,沿江闸站一度引水困难。入梅后,超标洪水接踵而来。面对旱情汛情,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省动员、全力以赴,依托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和行之有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实现了无重大旱灾、无重大险情、无人员伤亡、无重大损失,为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维护社会健康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取得抗旱抗洪的全面胜利。
去年的多轮强降雨让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南京水科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王银堂记忆犹新,“我们派出专家组,赴沿江一线开展指导抗洪工作,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协助当地组织制定应急抢险措施和方案”。
在王银堂看来,去年尽管洪水来势凶猛,但各种强有力的防御措施使得汛情始终在掌握之中。哪条河道最可能出危险?如何应对超标准洪水?计算机里面不同的数据模型会分析研判洪水的标准、可能造成的灾害范围,第一时间制定应对措施,包括:如何对超标洪水进行预报预警,如何调度运用水库、湖泊、蓄滞洪区、闸站等工程,如何及时组织人力物力开展巡查、防守、抢险等。
“防汛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定要讲究科学性。”王银堂表示,未来要进一步强化精准预报,发挥精准调度的作用,为统筹开展防汛各项工作提供充足时间和空间。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