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谱华章:在民主运动中发挥作用
导语: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在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之际,九三学社南京市委员会将推出“社史长廊丨家国情怀谱华章”专栏,同广大社员一起重温九三学社创建、发展的历史过程,感悟先贤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传承并弘扬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经验、文化、精神、理念,通过了解昨天启迪我们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不断提升为国为民服务、双岗履职的质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贡献九三学社的智慧和力量!

周恩来曾经说过:“九三学社是在抗战后期成立的,在民主运动中起了很大作用。”在抗日战争末期,九三学社的前身——“民主科学座谈会”,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感召下,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倒退而斗争。在日本投降后的国共谈判和旧政协期间,九三座谈会和九三学社筹备会同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亲密合作,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国内和平民主作了积极的努力。在国民党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国内战之后,九三学社坚决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不承认国民党召开的“国大”及其“宪法”,积极参加了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九三学社社员不顾国统区的白色恐怖和镇压、追害,联合各民主势力,共同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 九三学社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有自己的特点,正如毛泽东所说:“你们都是有影响的代表性人物,经常在报上发表文章也起很大的作用。”李维汉同志也形象生动地说过这样的话:“九三学社大半就是这样的朋友——学术界居多的高级知识分子的结合。不是拿斧头的,拿镰刀的,拿枪杆的,而是拿笔杆的,或者是钢笔杆或粉笔杆的,过去反美反蒋,也是用笔杆作武器,笔杆与嘴巴是分不开的。” 来源:《九三学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