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九三学社栖霞区支社举办读书沙龙 ——“一带一路话法显”

发布时间:2020-01-1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日前,九三学社栖霞区支社在“栖贤荟居”党派之家举办了一场读书沙龙活动。青年学者、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教授侯印国为支社社员解读了《法显传》。


九三学社栖霞区支社举办读书会.jpg


《法显传》又名《历游天竺记》、《佛国记》、《昔道人法显从长安行西至天竺传》等,成于416年。全文13980字,记述了法显从公元399至413年的旅行经历。

2019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尼泊尔《廓尔喀日报》、《新兴尼泊尔报》和《坎蒂普尔日报》发表题为《将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新高度》的署名文章。文中特别提到“中尼山水相连,世代友好。1600多年前,中国高僧法显、尼泊尔高僧佛驮跋陀罗互访对方国家,合作翻译了流传至今的佛教经典。……这些友好佳话,激励着两国人民世世代代相知相亲、携手前行。”

法显,东晋高僧。他是中国西行求法第一人,比玄奘还早200多年。399年,法显以65岁的高龄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游历31个国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完成了穿行亚洲大陆又经南洋海路归国的远途陆海旅行的惊人壮举,他也是历史上惟一历经陆路和水路 “一带一路”线路取经的大师。回到南京后,法显写下了《法显传》,译了佛经6部,共63卷,计100多万字,于北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圆寂,享年86岁。


九三学社栖霞区支社举办读书会 (2).jpg


    通过读书沙龙的学习,社员们被法显的精神打动。法显对理想、对信仰的追求,历经艰险取得真经还回到中国。他以如此高龄去海外取经,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历史赋予的时代机遇,坚定不移高举伟大旗帜,扎扎实实践行新发展理念,努力奋进,立足岗位、书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