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省委就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言
省政协十一届七次常委会议9月17—18日在宁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省政府关于我省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情况通报,组织大会发言并进行协商讨论;审议通过有关人事事项。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主持并讲话。省政协副秘书长、常委、社省委专职副主委叶勇参加会议,省政协常委陆兆新代表社省委就“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建言。
陆兆新常委建言指出,科技创新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议:一是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协调发展。要最大限度地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促进人、财、物向城镇集中,实现集聚经济,实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加快科技培训,让技能农民安居乐业。新型城镇化最需要实用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尤其需要“田间地头”的示范引领,将教科书上、媒体上的科技信息,转化为农民自发的种养行动。要着力培养农机推广人才和农村应用人才,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加大对现有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对非农产业要求的适应性,增强其城市生存能力,使其能做到进得来、留得住。要尽快落实新户籍制度,惠及广大农业转移人口。三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在新型城镇化中的运用。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在激励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核心竞争力增强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涉农专利、植物新品种、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农业知识产权工作快速发展,结合我省情况及兄弟省市的经验,只有战略性运用知识产权,实施“商标富农”,提升产业层次,才能确保种业和农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源头保证粮食安全。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加速完善知识产权执法资源的整合,理顺各执法机构的关系,明确执法主体,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提高执法效率。破解企业知识产权诉讼门槛高、时间长、成本大的难题,并切实加大对侵权者的惩罚力度,彻底改变“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