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勇副主委代表社省委建言加强农民职业培训
10月29日,省政协举行十一届六次主席会议,围绕“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议题进行协商讨论。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主持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徐鸣代表省政府到会通报情况、听取意见。省政协副秘书长、社省委叶勇副主委列席会议,并代表社省委建言加强农民职业培训。
叶勇副主委在建言中肯定了我省农民职业培训取得的成绩,他说,我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推进农民培训的政策文件,为农民职业培训和促进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推动了我省农民培训工作的快速发展,初步建成了农民职业培训体系。同时他结合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指出农民职业培训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培训机构实力不足,制约培训水平,农民职业培训能力总体供给不足,民办农民职业培训机构发展缓慢,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民职业培训成效;二是受培对象意愿不强,组织难度加大,农事人员年龄偏大,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热情不高,缺少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三是培训内容方式单一,缺乏灵活多样,实用技术培训多,而职业技能培训、信息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偏少,并且相当部分的授课还是课堂式、讲座式,形式单一;四是培训过程重于形式,需要加强创新,培训的针对性、课时设计和培训模式不尽合理,很难实现“按需培训、因材施教”的理念。如持证农民培训占农民培训总数比例不高、采取“排名”奖惩的方式造成各地无序竞争等,都会对培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为进一步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他结合相关案例建议:一是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在引进人才、扩大师资队伍,提高群众参与程度上下功夫。同时,要综合运用金融、税收、奖励等激励手段,逐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完善农民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科学合理地确定培训补贴标准,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民间组织投入农民职业培训事业,确保农民职业培训可持续开展。二是典型宣传,营造培训氛围,让农民看到身边的左邻右舍通过培训增加技能后,在提高粮食产量、作物品质和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成效,营造推进农民职业培训工作的氛围,使其科学务农,增加创业致富能力。三是创新方式,提高培训效能,采取农民喜闻乐见、听得懂、能接受的“田间课堂”、“基地课堂”等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根据生产季节召开现场会,组织技术人员田间巡查,把技术推广落实到田头。对需求较大的农业大市、农业大县给予政策倾斜、财力支持,对配套难度较大的地方减少或取消配套。四是转变观点,扩大培训需求,让农民在家门口、田间地头就有获得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便捷途径。通过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和“企业+基地+农户”等培训模式,引导和推动农民参加培训。大力培养蓝领农民,对通过规定的培训课程考核获得技能证书的农民按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办法》给予相应的待遇,从而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
上一篇:社省委就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