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九三学社淮阴工学院支社参加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1-07-06  作者:严文利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加强党派成员对党的统一战线的认识、认知,对多党合作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合作历程的理解,激励和动员统一战线成员坚定合作初心,广泛凝聚人心,淮阴工学院统战部在全校开展了“同心向党·教育有我”系列主题活动,包括“我的同心故事”主题征文、同心向党·教育有我”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案例征集等。九三学社工学院支社积极响应,动员、组织成员撰写主题征文和实践案例。其中,姜桂仁、江俊龙、程丽林分别结合自己对红船统战征程的理解、结合自己教书育人过程的体会、结合自己对九三学社的理解和参政议政的实践撰写了“我的同心故事”主题征文;刘海健撰写了九三学社工学院支社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案例。

姜桂仁老师在征文“定格于历史的红舟统战征程——一个九三社员眼中的红船与统战”中,回顾、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如何从南湖一叶扁舟发展到当今一艘乘风破浪的“战舰”的过程和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到实现人类大同的终极理想,让这一叶扁舟在共产党人这个舵手的操控下乘风破浪,渡尽劫波,直至革命理想的彼岸。他还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历程:1924年1月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大大加速了人民反殖民、反封建的历史进程,但第一次国共合作终因双方的革命理想与目的不同而以同室操戈的局面谢幕。1947年底,共产党人顺应历史潮流携手包括九三学社在内多个民主党派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解放后,统战人士积极参政议政、深入调研,和中国共产党“胆肝相照、荣辱与共”。

江俊龙老师在征文“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中提出“四要”:一要端品为先。老师应该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习历史,是形成信念、养成道德情操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正如习总书记指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二要学高为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为师须有扎实学识。要通过不断地学习、阅读、调查研究等关注理论研究和业界实践的最新动态,并及时将学习和研究心得融入教书育人过程;三要身正为范。为师的信念和道德操守体现在日常的生活点滴中,对自己的要求是“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要敢啃硬骨头,积极参与专业建设、新课程开发、实践导向的科研活动、服务地方的挂职锻炼等活动;四要因材施教。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起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作为一名教师,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程丽林老师在“我的同心故事”中,结合自己疫情期间作为一名志愿者的经历,结合自己参政议政的实践和自己的本职工作,从同心战疫、甘于奉献战一线;积极建言献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立足自身岗位,用心提高服务质量几方面介绍自己的同心故事。她作为一名加入九三时间较短的新成员,能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参政议政。近期已撰写《进一步推动淮安市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网货化》的信息,对淮安市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积极建言献策,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刘海健老师在题为“发挥参政议政优势、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九三学社工学院支社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案例中,总结了九三学社淮阴工学院支社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等方面取得的统战工作创新成果。如:2019年,支社组织社员赴涟水县大东镇施洼村开展了以“喜庆新中国70华诞,献智淮安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发挥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能力;2020年,组织社员赴黄花糖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及盱眙天泉湖镇开展了“弘扬铁军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缅怀、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事迹,以实际行动告诉先辈,在“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过程中,九三人始终不忘合作初心,和中国共产党在一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社成员通过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基层调研和参政议政等形式和途径,充分发挥自身参政议政优势,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并得出几点启示:要通过理论学习武装头脑、通过科学研究提升能力、通过基层调研理解民情、通过参政议政服务地方。

九三学社淮阴工学院支社成员用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对统一战线的理解,用自己参政议政的实绩,用心地叙述着这份对国家、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热爱,向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