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达标创建 探索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新途径
淮安市委会现有成员245人,设十一个基层支社,平均每个支社近23人。近几年来,淮安市委会根据社中央和社省委有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淮安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各支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达标创建活动,将各支社建设要达到的要求和完成的任务制定成各个创建标准,在各支社申请达标验收的基础上,市委会组成验收组对其考核项目逐一进行验收,以此为重要抓手,强力促进和推动各支社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实现社的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 开展基层组织达标创建工作设想的背景
现有二百多名成员,分布在我市12个行业的115个单位,11个基层支社按区域和行业单位划分而先后成立,成员组成的基本特点是较为分散。以往基层支社活动的总体情况大概可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型是组织活动正常,成员参加活动踊跃,活动质量较高,社的凝聚力较大,在地方或行业影响较好,能够及时完成社市委下达的各项任务,实现了中共党组织、社市委和支社成员的“三满意”;第二类型是组织活动基本正常,但活动主动性不够,活动质量也不高,忙于应付;第三类型是活动质量不够正常,支社负责人疲于本职单位工作而放松了党派的组织活动,对此成员颇有怨言。上述三类情况总体上各占三分之一。中共各级党组织历来都十分重视党派的自身建设,社中央和社省委以及《九三学社章程》对基层组织的地位、作用、任务也都有明确要求,但如何结合当地实际实施系统化地管理,并将其与市委会各阶段和当年目标任务融为一体,需要探索。带着这些问题,社市委于2003年化了近一年时间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组织了市委会各委员、支社各负责人、机关全体人员到省内外兄弟党派考察学习取经,为当前开展的基层组织达标创建工作做了大量前期调研摸底工作。经过调研,市委会认为,党派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围绕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目标,用一种载体建设,即以基层组织达标创建为抓手,以此为实现上述目标开辟一条溪径,并决定化2—3年时间,分两步走的办法来实现这一计划。第一步,社市委制定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条例》(试行),并于2003年7月以文件下发到各基层支社。条例对各支社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基本任务、制度建设等作了明确规定,基本上形成了达标创建要求的刍形。经过两年实践,广大成员和基层支社反映效果很好,完成了基层组织建设向达标创建这一更高层次迈进的过度。第二步,正式启动基层支社达标创建活动。社市委对此于2005年先后三次下发文件进行了安排,先是于2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达标活动的通知》,对此项活动分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检查验收三个阶段推进。随后于当年的4月制定下发了《关于下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达标标准的通知》,对达标内容制定了具体标准。第三份文件是于当年的12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达标验收活动的通知》,对验收办法作出明确规定,以此为标志,达标创建验收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二、 基层组织达标创建标准的制定
社市委本着目标明确、便于操作、通过努力能够达标的要求,具体制定了基层支社组织建设工作达标标准。标准分有一个好班子、有一套好制度、有一支好队伍、有一套活动好形式、有一系列活动好效果的“五个一”目标26个子项目,每个目标中都有若干个子项,规定了每个子项的分值,总分值为100分,确定凡经过验收分值满70分以上的支社为达标创建合格支社。
对于每个子项的设计,重点考虑要达到“三位一体”相统一,即要与上级文件精神相统一,要与学习消化外地经验相统一,要与完成社务工作目标任务相统一,且加大了“有一系列活动好效果”的分值,总分占30%,因为任何一种活动都要以效果来检验或衡量。例如在该项的子项目中,将支社活动成员到会率、全年发展新成员、有目标任务的有关成员完成相关参政议政任务、档案管理、有关资料填写上报等内容,一一列入其中予以考核验收。
三、 基层组织达标创建验收工作基本做法
淮安市委会自2005年开展基层支社组织建设工作达标创建活动以来,基本做法是由市委会成立3—5人专题验收组,对主动申请验收的支社,通过一看二查三测评,对照标准一一对其开展验收工作。三年来,先后有楚州支社、师院支社、信息学院支社通过验收,并于当年的年度总结表彰会上发给“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合格支社”奖匾。验收过程,通过不断总结提高,日臻形成以下六个步骤:
第一步骤:召开申请验收支社全体成员会议,由支社主委对照标准逐一汇报三年来尤其是上一年度以来开展达标创建情况,对“五个一“目标的26个子项完成情况作出详细说明。
第二步骤:验收组成员逐一检查台账和各项材料,逐项对照检查。
第三步骤:发放《有关项目民主测评表》,对26个子项中的8个验收项目列入其中,分值共27分,由申请验收支社所属成员对其项目进行民主评议,充分发挥广大成员的知情权、参予权。测评后由验收组收回,逐项汇总分值。
第四步骤:验收组成员听取申请验收支社所属地党组织领导的意见,主要听取他们对支社日常各方面工作的综合评价,以便验收组在作出结论之前作出更全面、更准确的判断。
第五步骤:验收组根据以上四个步骤,在综合评定基础上,最终确定各项得扣分,通过总分值决定是否通过达标验收。
第六步骤:再次召集支社全体成员会议,由验收组组长对验收情况作出结论,充分肯定成绩,客观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方向。
四、 开展基层组织达标创建活动的几点体会
淮安市委会开展此项活动,已达一五年之久,工作中经历了不断认识、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面貌也不断得到改善,收到了预期效果。对此,我们体会到:
1、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需要工作引导。长期以来,党派的基层组织建设一直是党派工作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故然很多,例如成员分散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成员的本职工作较忙无暇顾及党派工作、工作开展要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等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与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从事党派工作的业务素质高低直接相关。当然,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可以通过培训加强锻炼等各种渠道,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强工作引导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淮安市委会通过基层组织达标创建活动的开展,把社的各项工作、标准和要求综合起来,首先解决了基层组织做什么、怎么做等一些最直接、最易入手的问题,为他们工作入门指明方向。
2、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需要规范管理。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一种政党形为、政治形为,解决了工作引导仅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更要解决工作机制、体制保障和完成工作目标路径、措施等深层面问题,从而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常态化管理。淮安市委会开展基层组织达标创建活动,就是这种常态化管理的有益尝试。
3、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需要创新探索。淮安市委会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党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用创新办法建立了基层组织达标创建活动规范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已有三个支社达标的基础上,今年还将有二个支社提出了申请验收。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基层支社活动质量,又提升了九三形象。在上述通过达标的三个支社验收过程中,当地的党组织负责人都到场讲话给予充分赞扬,并安排其他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到场观摩扩大了九三影响。为了深入持久高质量地开展此项活动,不断解决诸如有关基层支社动力不足、存在畏难情绪等现实问题,采取召开基层组织达标创建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会、印制验收工作指南、深入有关支社加强业务指导等办法,不断促进此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力求到第六届市委会届满的2011年实现各支社全部通过达标验收。对已通过达标验收的支社如何加强管理,计划凡验收合格五年后还将开展复查工作,实行流动管理,达到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的目的。
(作者系九三学社淮安市委员会驻会副主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