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重温历史 共创未来―――纪念“五一口号”发布65周年

发布时间:2019-07-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重温历史 共创未来
———纪念“五一口号”发布65周年
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淮安市委主委李冰
2013年4月
 
65年前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中国人民民主解放事业到了关键时刻,中共中央随即发布了“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的发布得到各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九三学社公开发表宣言表示接受共产党领导,认为“惟有循此途径,始可导中国于民主、自由、富强、康乐之境,愿共同努力,以求实现”。对此,周恩来曾经评价说:“九三学社是抗战后期成立的,但在民主运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崭新一页。
重温“五一口号”,纪念“五一口号”发布65周年,我们认识到,弘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牢记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历史过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信和自觉,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同时强调,要把推进民主协商与健全科学决策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民主协商的实效性。九三学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责,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将大有可为。
今天,淮安站在新时期、新阶段发展的历史交汇点上,跨越赶超正成为淮安科学发展的最强音。牢记习总书记嘱托,使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周总理一生追求的“中华崛起梦”在淮安及早展现现实模样,正成为淮安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最大共识。九三学社淮安市委将按照“政治上坚定、履职上坚实、组织上坚强”的要求,以纪念“五一口号”发布65周年为新契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重温历史,在同心同行的历史进程中共创未来。
一是要在服务发展履职建言中争取新作为。九三市委将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农业现代化、特色城市化以及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找准履职建言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打造履行职能与促进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不断发挥淮安九三履职上的品牌效应,凝聚广大成员的聪明才智,为推动我市科学跨越发展做出贡献。
二是要在加强自身建设中增添新活力。社市委在总结“开展基层组织达标创建”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顺应新的发展形势,用新思路、新办法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要切实把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社的十大精神抓紧抓细抓实,筑牢同心思想;要做好社员骨干队伍建设,加强合作型人才的培养;要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达标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巩固基层组织规范化开展工作的成果,不断打牢多党合作的组织基础。
三是要在服务社会中取得新成就。九三市委全力实施市委统战部提出“同心助推淮安科学跨越发展”行动意见,在社会服务工作中,着力做好组织全省科技专家淮安行和组建专家工作站的两项工作。进一步打造九三学社专家工作站的服务平台,继续鼓励和支持已有服务项目和服务专家,不断探索寻求拓宽服务内容和形式的新领域。在总结2009年以来组建专家工作站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经验的同时,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确保到六月份组建专家工作站拓展到16个,不断鼓励近60名专家为服务淮安经济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成效。与此同时,精心组织好正在实施的全省科技专家淮安行的各项工作,重点做好三个推介工作:把300多位省级专家的200多项科技成果向淮安企业推介;把收集的全市82家企业科技需求项目向省级专家推介;把全市50多家企业科技人才需求向省级专家推介。九三市委以此为平台,力争在科技招商、产学研结合、紧缺人才引进等方面,发挥科技界别独特优势,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