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为淮安城寻找不朽的记号 社市委建议打造城市地标

发布时间:2019-07-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地标建筑承载的不仅是其建筑本身的文化内涵,还包括城市的历史文脉。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建筑群落都可以成为地标性建筑。“地标”是一个城市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最具人气的地方,最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2009年12月27日,由全国32家报纸和网络联合评选的“大国印记:1949~2009中国60大地标”在北京揭晓,天安门、鸟巢等60个地标成为网友心目中呼声最高的代表性地标。南京长江大桥和苏州博物新馆榜上有名。

    提起淮安,最让人想起的建筑是什么?如果让人回答这样的问题,一定很难获得统一的答案。作为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的淮安,需要地标建筑,需要城市文化和品位的代言者。

    2010年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发展“淮安大旅游”关键的一年。经过深入的调研,在社市委的指导下,我社成员、高级规划师、政协列席委员范元中先生以九三学社淮安市委会的名义向当前召开的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重点打造我市清江闸和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为申报国家级“地标”做准备的建议》的集体议案,建议中认为,我市古建筑清江闸和现代建筑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一个作为传统地标,一个作为现代地标,经过精心打造,将最有希望被评为省级或者国家级地标,成为淮安的象征。为此,建议中摆出了具体理由,并对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清江闸——古代水利工程杰作

    清江闸位于我市主城区里运河航道上,是京杭大运河仅存的一座明代古闸,是我国运河史上极为罕见的伟大工程建筑,大闸建成至今已有近600年,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9月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一套6枚。小型张一枚,其中6-4为清江闸,背景为清江浦楼,这一邮票一时成为风靡国内外的一张城市大名片。

    清江闸周边历史文化景点聚集,周边有文庙、陈潘二公祠、吴公祠、常盈仓碑座,中洲半岛上清江浦楼、淮安戏曲博物馆等大小景点十余处,人气十分旺盛。周边还有历史商业街——东大街和文庙新天地;闸下游北岸是沿里运河历史文化滨河绿化带,南岸“跃龙园”是“康熙旅游船运中心”和临里运河绿色长廊,两岸风光带各长两千余米,是主城区休闲旅游的好地方。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现代标志性建筑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位于市区淮海北路东侧的古淮河两岸,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明清两代曾是淮阴“南船北马”水陆交通转输的淮河渡口;标志园北岸“黄河公园”是日出千车十八站达北京城,古称“长安道”的“王家营驿站”旧址;西北处连接清末民初100年间盛极一时的淮北盐集散地“西坝盐栈”;标志主体位于古淮河“红桥”上,该桥始建于1937年,至今天已有72年历史。

    淮安率先在古淮河沿线建设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曾名噪一时。“标志园”尚未完全建成,名声已经传播海内外。另外,淮安设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已入围2009年中国十大地理新闻评选,并有望入选,将进一步提高“标志园”在国内外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