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二石先生骨灰安放及铜像揭幕仪式在雨花台功德园举行
傅抱石大师之子、江苏省国画院著名画家傅二石先生骨灰安放及铜像揭幕仪式,于2018年7月20日上午9:33在南京雨花台功德园举行。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胡宁娜主持仪式,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出席,并全面回顾了傅二石的艺术人生。
胡宁娜副院长主持仪式
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致辞
傅益瑶追忆兄长
家属致答谢辞
家属与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副院长胡宁娜等合影
现场追忆来宾
傅二石先生的铜像,由著名雕塑家钱为制作。整座铜像从设计、创作、泥塑、翻铜制作,历时半年多时间。在铜像创作开始之前,钱为仔细解读傅二石先生的生平与艺术作品,并与其家人多次交谈交换意见。创作中,他着力将傅二石先生的艺术气质融入到朴实和蔼的形象之中,力争做到形神兼备。
傅二石,江苏省国画院原山水画创作研究室主任、傅抱石纪念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山水画画家。他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7月31日13时05分逝世,享年81岁。傅二石先生出生于1936年6月,江西新余人。他是江苏省国画院首任院长、新金陵画派领军人物傅抱石先生次子。他195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1979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1997年8月退休。傅二石先生一生弘扬傅抱石艺术,为传播傅抱石艺术作出重要贡献,特别乐于奉献、积极推动并主持傅抱石画作遗物捐赠国家等公益活动。在山水画创作上傅二石先生笔耕不辍、孜孜以求,形成自己独特面貌,成就斐然,享誉海内外。
作为山水画大师傅抱石先生之子,二石不免被笼罩在父亲的光环下,但他在继承父亲雄强博大、气象万千的山水画特点的同时,却又在笔墨运用上强调自己独特的风格。2016年6月,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道法自然·傅二石八十艺术回顾展”时,他终于骄傲地说:我有了自己的面貌。“我父亲用他的绘画实践告诉我:作画要有个性。我的画从‘酷似父亲’到‘不那么像父亲’其时我已年近六十了。记得我在南京和北京举办七十画展时,同行们的评论说:‘傅二石的画不同于他父亲的,有了自己的面貌’而我自己尚未觉察到。现在看来,我得承认自己的笔墨是有了些变化,但这变化也并非都是好事。我知道,要想得到好的笔墨并非易事,因此往往会满足于‘一般的水平’。我的愿望是,八十岁以后会画得更好。这样才能不辜负伟大的祖国,不辜负精彩无比的造化,也才能不辜负自己的身份——山水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