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全国两会|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南通大学教授施卫东:推进本科专业内分类评估 助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4-03-1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两会代表委员谈职教: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如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民群众需求?本刊邀约了部分两会代表委员畅谈职业教育发展。本期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南通大学教授施卫东同志。


640.jpg


记者:施委员您好。您所在的南通大学作为本科院校与职业教育在历史上也有着很深的渊源。近年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从您的视角来看,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和问题都有哪些?


施卫东: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要建立健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近年来,在党和政府推动以及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下,“3+4”中本衔接、“5+2”“4+0”“2+2”专本衔接等人才培养模式陆续得以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调查中也了解到,现有评估实践中更多注意到了新设专业评估与专业综合评估、应用型专业评估与学术型专业评估以及工程类、师范类、医学类等不同大类专业之间标准的区分,而在评估标准上未能切实考虑通过普通高考和通过中本衔接、高本衔接进入本科院校学习的生源差异,致使部分本科院校、本科专业因顾虑职教生源的较低学位获得率、考研率,不愿积极主动加强与职业院校协同,减少甚至婉拒面向职业院校的招生,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纵向上的有效贯通。或即使有衔接、贯通项目,也有意无意中将相关学生排除在评估对象之外,使其培养工作失去了受评机会,达不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目的。


记者: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您有哪些建议?

施卫东:我的建议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分类设置专业内评估标准。教育行政部门评估学校、学校考核二级学院过程中,既要依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分类设置不同专业评估标准,亦要针对不同生源、不同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同中有异(即一级指标相同,二级指标及观测点差别)等策略,构建专业内分类评估指标体系,以充分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分类评价、精准评价,引导和激励本科专业拓展生源渠道,为中高职毕业生继续深造创造条件、提供空间。

二是继续完善专业评估指标。“评估最重要的目的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专业评估指标的确立总体上要继续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同时要充分关注过程评价、表现性评价、增值性评价,通过对办学条件、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基地建设、质量保障等方面的评估,对学生在原有起点或基础上进步、发展、成长、转化“幅度”的评估,促进相关本科院校对标补差、自我修正,促进相关专业研究学情、因材施教,为升入本科院校的职教生源营造良好专业成长环境,增强本科院校对职教生源的吸引力。

三是深入推进学位授予标准研究。目前大多数学校对学士学位的授予,均对学生外语能力、专业研究能力有所要求,这对操作能力相对见长、抽象思维能力稍有逊色、外语基础相对薄弱的职业院校生源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故此,我们要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要求,参照他国“副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思路,探讨国内相关学者提出的“工士”学位等类似研究,研制面向职教生源的本科学位授予标准,为同一专业内不同生源提供不同的学位授予通道,解除本科院校迎接专业评估的后顾之忧,鼓励他们根据需求开放大门招收职业院校学生。

四是试点建设学业转换中心。《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专业内评估标准、学位授予标准分类设置以后,还可依托普通本科院校与职业院校、与专业实践基地的合作,尝试设立学业转换中心,通过对学生文化或技能等的相应补习,为其在普职两种或多种成长通道之间不断转换创造条件,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找到生涯发展最佳位置,达致“人人出彩”的理想境界。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专业评估是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专业内分类评估是促进专业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推进本科专业内分类评估,是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助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要高度重视,审慎试行,科学展开。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