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施卫东:“后疫情时代”的高等教育要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0-05-2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中国科学报  浏览次数:
分享 |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蔓延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历史缓缓逼近了一个十字路口,也让它对于当下及未来的影响,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讨论的重要议题,高教领域亦是如此。


2020年年初到现在,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国乃至全球高校都脱离了常规的教学、科研轨道。

其间,一些在疫情之前看似“非主流”的学科、教学模式、研发机制,如公共卫生学、在线教学、产学研协同等,因其在抗疫中的不可或缺性,反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弥补这些短板,并由此激发新思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乃至国家的发展,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疫情改变了什么?

“后疫情时代”我们应关注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在两会期间采访了诸多代表委员,以期展望未来的高等教育走向。


202052601136689_00.jpg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新冠疫情给我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重大,从长远来看,也对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提升学生面对人类灾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其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等。


青年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期,既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偏激的态度。“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促进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刻不容缓。”在施卫东看来,当前爱国主义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不紧,难以涵养家国情怀的根基;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形态单一,没有唤醒或催生家国情怀成长;三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亟待丰富,家国情怀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


大学生怎样才能具备应对人类共同威胁的能力,是疫情向教育者提出的一个重要拷问。


施卫东说,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职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应对人类共同的威胁,还应该提升大学生的大局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加强理解与沟通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在相处中体现宽广的胸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进青少年信任、欣赏的合作观念,涵养青少年勇于担当的大局意识。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此次疫情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很好的“教材”,也是特殊的体验。


施卫东表示,疫情再次提醒我们,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自然观,方能深刻理解“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的生态文明理念。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施卫东认为有两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促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引导大学生们尊重自然,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二是加强生态法制教育,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大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0-05-26 第5、8版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