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徐大勇代表呼吁: 菜农、果农不容易,农产品谣言应该加大惩戒力度!

发布时间:2018-03-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无籽葡萄导致不育
 

顶花带刺的黄瓜是沾了“避孕药”

又红又甜的西瓜是被打了针

胶带捆绑的蔬菜“甲醛超标”

紫菜是塑料制品假冒的

......


 

    近年来,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谣言常常出现,引发社会民众的恐慌,还严重影响涉农产品的销售。有时候因为一个短短的视频,或者新闻,会给农民造成巨大损失。


 

   比如去年夏天,某男子看到山东蒙阴果农往蜜桃上喷洒清水,就偷拍视频说桃子上打的都是防腐剂几十秒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和传播。结果让全国最大蜜桃种植地蒙阴县损失惨重果品商看到视频不敢再来收购,蜜桃滞销大量烂掉,甚至波及到整个临沂地区的蜜桃销售从原来每斤一两块钱跌至几毛钱,几十万桃农欲哭无泪。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专门为这个问题发声,呼吁要加强涉农产品的舆情监控和引导,及时辟谣打消民众舌尖“焦虑”,维护农业生产者权益,莫让涉农产品谣言“坑”农。


 

 


 

1、

  孟平红: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外事处处长


 

  “季节谣”是涉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中的“热点”之一,我从事蔬菜科研工作30年了,反季节蔬菜和水果是利用气候特点和技术进行种植生产,吃了之后不会导致性早熟,因为人体中没有植物激素的受体,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我建议,检测部门和监察机构要及时发布权威辟谣内容为涉农产品“正名”,同时加大涉农产品的科普知识宣传,让民众不轻信谣言。


 

2、

    袁昌选: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天柱县林业科技推广站站长


 

    我认为应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治理制度,对相关谣言加大惩戒力度。


 

    要破除涉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还应该从源头出发,大力推广标准化规模化种植,运用“大数据+农业”建立可追溯的涉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平台,全履历跟踪记录,让消费者了解涉农产品从种植到出售的整个过程,让问题产品无处藏身、不法制售者难逃法网,全面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全。


3、

    徐大勇:全国政协委员,江苏连云港市农科院院长


    在《加强涉农产品舆情监控和引导,保护生产者权益》提案中我建议:

    建立涉农产品新闻发言人制度,主动公开政务信息,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公开准确、完整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信息,挤压谣言流传的空间。

    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舆情监测与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处置工作机构,明确农业主管部门为监管责任主体,加强对舆情的监测、研判与应急处置,规范农产品舆情处置工作流程,确保农产品舆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建立责任制,对突发舆情事件预警、应对不力的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农业、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综合运用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法律法规手段,依法打击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网络服务平台和媒介机构)。

   民事赔偿方面,对因谣言造成大规模农户经济损失的,建议将其纳入民事公益诉讼范围,由农业主管部门对生产者(农民)损失进行评估鉴定,并支持农业合作社或行业协会等有诉讼主体资格的主体提起诉讼,国家应将其纳入公益诉讼范围,依法要求谣言制造者和恶意传播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